在加拿大
2021年,Kirtan Varasia 移民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时,带来了三只行李箱:一只装满衣物,一只装着学历和证书,另一只则盛满自信。拥有30多年全球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还能在不同场合切换五种语言,他甚至已经熟悉如何使用雪铲。Kirtan坚信自己已做好准备。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那句熟悉的拒绝理由:“你没有加拿大经验”。
起初,他以为这意味着自己缺少某些关键技能。或许是“Tim Hortons 礼仪课程”,又或者是“零下30度进阶式叠穿”训练。于是,他认真地追问:“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加拿大经验?”
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一堂“含糊闪躲”的示范课:翻乱的纸张、空白的表情、尴尬的清嗓。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清晰合理的解释。这让他对曾经信任的体系,瞬间大打折扣。
某位面试官尝试给出答案,说所谓加拿大经验是指“在多元化团队工作、适应多文化环境”。Kirtan听后觉得颇为讽刺。
他出生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家庭,就读于基督教传教学校,生活在以穆斯林为主的社会,又先后在中东工作15年、澳大利亚工作4年。他的成长环境就像一个微型联合国。他能说出比大多数招聘经理更多的世界宗教名称。
换句话说,多元文化并不是他需要去适应的东西,而是他从小呼吸的空气。
因此,他把整个过程称为“非官方的加拿大入门仪式”:简历被忽视,语言能力被无视,经验被拒之门外。即便他会五种语言(英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古吉拉特语,外加能基本理解法语),也没能成为优势。
最终,Kirtan虽然找到了工作,但他发现一些职场的运作模式宛如Windows 95:迟缓、容易崩溃且抗拒改变。创新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反馈渠道更像是回声室。他意识到,自己并非撞上了“玻璃天花板”,而是被困在“雪花球”里。
于是,他决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来到加拿大并不是为了追逐所谓“加拿大梦”,而是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不是白色篱笆的小屋,也不是爬上过时的企业阶梯,而是探索、贡献并创造与自身价值观一致的事业。
所以,他果断决定自己创业。他认为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种解放。
Kirtan强调,他对加拿大的批评并非出于怨恨,而是源于热爱。他坚信,只有真正看好一片土地,才会愿意播下新的种子。尽管这里的冬天严酷、松鼠大胆、房租高得可怕,但依然潜力巨大,人们多元且友善,未来充满了机遇。
“加拿大经验”或许仍会在面试和招聘广告中被提起,但他希望有一天,这个词能够被重新定义。真正的加拿大经验,不是工资单或公司Logo,而是适应力、同理心、韧性,以及愿意搭建人与人之间桥梁的精神。
事实证明,他做过最“加拿大”的事,就是绝不放弃。如果这都不算“加拿大经验”,或许是时候重新定义这个词了。
·加拿大新闻 腾势N8L预售31.98万起 大六座SUV“家”式革新
·加拿大新闻 上汽奥迪A7L旅行车路试谍照曝光,专供国内能火吗?
·加拿大新闻 卑诗省雇员工会将扩大罢工范围 周三先上街游行抗议
·加拿大新闻 就业市场糟!超市征工数百人抢 其中不乏硕士高学历高资历者
·加拿大新闻 5语硕士移民加拿大,30年经验却因一件事遭职场冷遇!放弃打工
·中文新闻 利物浦议会自由主义者前副市长费奥娜·麦克纳特(Fiona MacNaug
·证券外汇 AGL大跌后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