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曾挤破头进的热门专业:读着读着,成了最后一届



在加拿大


你大学是什么专业?中文?土木?公共关系?计算机还是会计?

虽然上学的时候经常吐槽自己是摸鱼划水专业,什么也没学到,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真的是学校里最后一届,毕业之后返校,不仅没有学弟学妹招待,连专业老师也不见了,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这还真不是鬼故事。比如近两年,中南大学撤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庆大学撤了公共事业管理,河北大学撤了教育技术学。

专业撤销,正在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据教育部统计,去年高校专业撤销了 804 个,涉及的大学从 985 到民办三本都有。这个数据在 2014 年以前基本在 100 个以下,之后便一路攀升。

大家可能觉得这些被消失的专业应该都是冷门的,没了就没了,但是像公共事业管理、会计、服装设计这些专业,你还觉得冷门吗?实际上,它们都是曾经的热门专业,甚至有些现在仍是热门。

为什么这些热门专业会被撤销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消失的专业。

扩招与追逐

每年 6 月,高考结束,家长们都会到处打听,这两年到底什么专业热门,亲戚朋友都要被问个遍。所谓热门,就是预判一下,四年之后出来好不好找工作。

而这种对热门专业的追逐,其实是在千禧年之后才真正兴起的。因为在 90 年代末,教育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实质性地影响了教育潮流的走向。

一是 1996 年,原人事部印发了这份文件《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大学生包分配制度正式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就读于号称官员摇篮的人大社会学专业的刘强东,刚好卡在这年毕业,不像杭州师范外语系的马云被分配做了英语老师,东哥没能如愿当县长,不得不找了家外企的班上。

从此以后,毕业招聘会开始越来越火爆," 打工 " 一词在大学生中流行,大学里的专业开始和市场真正挂钩。

二是 1999 年的大学扩招,更是推动着教育逐渐变成了一门投资,专业的重要性蹭蹭涨。那时亚洲金融危机正盛,为保经济增长,国家必须在拉动内需上做文章。经济学家汤敏给中央写信,建议扩大高校招生数量,让学生自己掏钱上大学。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哪怕每名学生每年只收 3000 元学费,也可以拉动约 179 亿元的经济发展。

扩招政策出炉后,让高校招生的实际增幅达到了 47.4%,比上年多招了 52 万人。要知道高考恢复以来,这个增幅每年只能维持在 8.5% 左右。

直到今天,中国高校仍在扩招的路上一路狂奔。高校扩招以来,确实让许许多多的青年从小镇中走了出来。

然而分数只决定了起点,专业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赛道,为什么大家对热门专业这么追捧?因为这里头,藏着阶级跃升的密码。

消失的热门

这是近 20 年新增热门专业的数量变化。热门专业的更迭背后,是经济产业热点的转移。

2001 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但凡和 " 国际 " 二字沾边的专业都成了热门专业,像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等。

2003 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志愿上线是 643 分,考了 700 多分的考生还要焦虑自己被刷下来。

那时候,互联网产业还在孕育中,电视和报纸垄断了人们的注意力,所以那几年也是广告和传媒专业的黄金时代。许多以理工类、农业类专业见长的学校也纷纷赶时髦,设立了媒体相关专业。到今天,很多被撤销的广告学专业就是设在理工类高校中的。

而后,随着 2008 年金融海啸汹涌而过,国际贸易和经管商务等专业趋于冷静,房地产和城镇化这两重历史机遇让建筑土木、工程造价等专业迎头赶上,建筑专业在许多学校里成了名列前排的热门专业。

那么是什么时候,建筑专业失去了光环,而土木专业变成了 " 上辈子走错路,这辈子学土木 " 呢?还是得回到行业大环境去看。

在 2016 年 " 房住不炒 " 的政策提出之后,地产行业增速逐步放缓;2020 年 " 三道红线 " 出台之后,房企更是进入去杠杆的关键时刻,建筑和土木的毕业生自然难逃行业趋势的碾压,进入了"3000 块招不到农民工,却能招来一个大学生 " 的时代。

在这些热门专业的更迭中,我们看到一个个真实行业的起伏。张雪峰就曾说过,在专业选择上,以前都奔着赚钱,现在变成了求稳。哪些专业好考编、考公务员,好当老师、当医生、进国家电网,哪些就成了当下的热门专业,比如师范、临床和电气等等。

总结一下,考大学选专业这事儿,就属于典型的既要有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转冷与贬值

那么如果你的专业不幸从热门变成了冷门,会发生什么呢?

举个例子,2002 年夏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了陕西一个名叫韩胜利的农村孩子,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父亲决定砸锅卖铁也要送他读书。当时正值中国通信行业崛起,据《创华为》中的记载,2000 年华为的本科生工资就有 7000,年中还有 10 万分红。

韩胜利报的就是通讯专业,尽管对这个专业既没兴趣也不了解,只是听说特别赚钱,一个月能拿 5000。

然而四年后,韩胜利大学毕业,却因为所谓的热门专业扩招量远超市场需求而难以就业,最终只找到了去青海的工作,工资还没有做农民工的父亲多。不可否认,这其中肯定有个人求职能力的原因,但同样的,也有专业由热转冷的原因。

再比如,在 2006 这一年,全国有 407 所高校设置了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超过 36 万人,毕业生供大于求,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南京大学甚至给校友发求助信。而今天,教育部第一次要求全国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走进企业,为毕业生寻找岗位资源。

与此同时,考研报名人数创下历史记录,还出现了一批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报考时选择双非院校,被形容为 " 向下考 " 的逆流。

这些情况的背后是高校和各大专业疯狂扩招带来的学历贬值,供需关系倒挂了,开设热门专业的学校多,总招生规模大,却不是大家都能办出水平,结果就是热门专业下的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就业率之困

从 2001 年算起,大学专业的设置自主权从教育部下放到高校已经有了 21 年,现在的高校设置专业,出发点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是生源吸收型:譬如人文社科类的办学成本低、开办速度快的专业,只为多招学生,多收学费。

二是市场导向型: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

三是历史依赖型:主要以原有优势专业为基础,进行专业细分。

四是分散就业型:防止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造成就业压力过大。

对它们来说,多一个专业布点,就多一份生源,而生源的多少则意味着办学经费、办学资源的多少。

另一方面,大家都喜欢申报新专业,还因为这是政府给高校拨款的依据之一,是把学校做大做强最普遍的做法。

每年专业申报的时候,有的高校动辄申报十几个新专业,甚至只将原有专业换了个马甲也算新专业,并且为了获批,往往集中几个院系甚至全校之力,将相近专业的力量都累积在了申报新专业上。

实际上,新专业既无科学规划又无足够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审批的单位往往只能看到经过层层美化和包装的专业申报书。

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从 2000 年到 2017 年,中国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量几乎翻了 10 倍。尽管世纪初,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日益复杂背景下,这个专业的确也曾大红大紫。

但如今,它是近 5 年来被撤销得最多的专业,撤销的理由很无奈: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精,四年读下来,学生什么也没学会。

毕业之后,高校撤销专业对我们而言,可能就是新闻里一句话的事,但实际上,高校真的动手做这件事,成本却是极高的:比如那些专业教师与教辅人员何去何从?学生转专业怎么安排?与它匹配的设施设备及实验室又如何处理?高校的社会形象是否会因此大受影响?

方方面面,都是问题。

既然撤销专业的成本都是极大的,那为什么这些高校还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另一个数据,就像是悬在高校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比一切都重要——就业率。

从 1999 年扩招后,高校每年都要公布各专业的就业率,并且就业率跟招生计划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 3 年不足 30% 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他们当初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有多用力,现在撤销专业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对高校而言,专业设置的一哄而上,从开设到撤销,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是每个学校都需要或者有资质去承担每个专业的发展,对学生而言,如果学不到什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找工作也难,那不啻于是在耽误前程。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情况,可能也有同学庆幸,得是学校办了这专业,不然自己还上不了 211、985 呢。但更多的人可能是,报志愿时自己还啥也不知道,等到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出来也没啥机会了。

像公共事业管理、服装设计和教育技术这些专业在部分高校的消失,或许只是一个开局。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高校被动或主动纠错的办学行为。但比起平均每年新增专业 2000 多个,专业撤销的数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大学招生中,高校作为更优势的一方,还需要更负责任,更多地思考社会需要自己办什么专业,而不是自己想办什么专业。

毕竟,学校只跟自己四年,专业却可能是一辈子的事。



  ·中文新闻 移民父亲因试图强迫15岁和17岁的孩子结婚而被判入狱
·中文新闻 西蒙·贝克 (Simon Baker) 的反疫苗者前男友透露自己怀孕了,5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