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卡尼首份预算来了!取消油砂排放限制、能源出口激励加码、基建间接受益,留学生和外劳入境减半、3.8万公务员裁减……卡尔加里既可能迎来投资机会,也面临劳动力紧张和政策调整风险!
2025年11月4日,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政府正式在国会提出其首份联邦预算。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宣布,未来五年将新增约1410亿加元支出,同时通过裁减和节省措施抵消约512亿加元。今年度预算赤字预计为780亿加元,虽然低于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但仍远高于贸易战前的原定目标。
当前加拿大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就业率下降、企业不确定性上升、生产率疲软。政府在预算中提出,通过大规模投资和产业政策调整,试图刺激投资、提高就业、增强国家自给能力:3.8万公务员将被裁减、留学生/外劳入境砍半、能源业排放限制或取消。
预算核心亮点
1410亿花在哪?512亿怎么省?
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的预算演讲,把“花钱”和“省钱”写得明明白白:
花出去的1410亿:重点砸向基建(510亿)、国防(818亿)、住房(Build Canada Homes机构130亿)、企业激励四大块;
省下来的512亿:近半来自公务员裁减(通过买断和自然流失,公共部门从36.8万缩至33万);其余是削减低效项目,比如减少医疗 cannabis 开支、调整公务员养老金指数化等;
今年的赤字780亿:主要用来“稳经济”——香槟说:“不确定时代,不能缩手缩脚,要先建起来。”
前议会预算办公室副主管萨希尔·汗(Sahir Khan)提醒:“今年债务利息要花556亿,相当于每收10块税,1.5块还利息。”但他也补充:“G7国家都羡慕加拿大的财政韧性,这不是危机,是战略选择。”
投资重点
基础建设:510亿加元用于道路、港口、医院、社区中心、碳捕捉项目及关键矿产开发
国防:未来五年818亿加元,重点建设“加拿大制造”武器装备,增加招募与留任。
企业激励:实施“生产力超级扣减”(productivity super-deduction),企业可更高比例扣除新资本投资,提高投资吸引力。
住房:成立Build Canada Homes机构,初步投入130亿加元,推动工厂化住房和可负担住房建设。
移民与临时居民:学生及外籍劳工入境削减约50%。
公务员裁减:通过买断及自然流失,公务员总数到2028-29年将从368,000降至330,000,约减少38,000人。
加拿大长期依赖美国市场,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出口产业面临压力。卡尼政府提出未来十年非美出口“翻倍”目标,以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同时,通过投资基础建设和鼓励企业资本投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对卡尔加里来说,这份预算的“核心关联点”在这里
1. 能源业:排放上限或取消,“路径+”项目要加速
如果说裁员是“节流”,那对能源业的松绑就是“开源”——预算明确释放信号:特鲁多时代的联邦碳排放上限可能废除。 这对卡尔加里太重要了:过去几年,严格的排放限制让油砂企业不敢投钱,产业一直“趴窝”。如今政策转向,阿尔伯塔省的“Pathways Plus”碳捕获与封存(CCS)项目直接受益——这个旨在把油砂碳排放减少80%的项目,终于能加速落地。 “这不是给污染开绿灯,是用技术换生存。”卡尔加里大学能源政策教授丽莎·戴维斯(Lisa Davis)分析,“美国在搞能源独立,加拿大必须守住油砂这张牌。碳捕获既能减排放,又能保卡尔加里的油田就业。” 另外,预算给低碳液化天然气(LNG)加了税收激励——对卡尔加里能源企业来说,未来出口欧洲、亚洲的LNG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欧洲正急着摆脱俄罗斯能源)。
2. 移民收紧:临时居民砍半,租房市场和服务业要变
“今年卡尔加里留学生公寓的空置率比去年高了些。”本地房产中介反馈,“听说明年入境名额要砍半,估计租金要稳一稳了。” 预算里最具争议的措施:留学生、外劳等临时居民年入境人数从80万减至46万。对卡尔加里这种移民热门城市,直接影响有两个:
租房市场降温:过去两年,留学生和外劳推高了市中心租金(部分区域年涨15%),如今需求减少,房东可能调整定价;
服务业缺工加剧:餐馆、超市的“招工难”会更突出——有网友调侃:“以后点外卖可能要等更久,但至少不用抢房源。”
政府说这是“让本土工人优先”,但反对党批评:“牺牲城市活力换短期平衡,卡尔加里的多元文化要受影响。”
3. 基建:卡尔加里虽没“专属项目”,但能沾“区域联动”的光
卡尼政府把宝押在基建上——510亿加元的“Build Communities Strong Fund(社区强化基金)”,要修公路、建港口、盖医院,甚至推动多伦多-魁北克高铁。 对卡尔加里来说,虽然没有“直接砸钱”,但区域项目的间接好处看得见:
多伦多-魁北克高铁:预算提出“将建设启动时间缩短一半”,一旦建成,会强化东部经济带,让卡尔加里的能源运输更高效;
丘吉尔港扩建:预算将这个北极贸易枢纽列为“优先推进项目”,未来卡尔加里的油砂、矿产可能通过这里出口,变成“内陆资源中转站”;
关键矿产基金(20亿加元):要解锁锂、钴等新能源资源——而阿尔伯塔北部恰好有丰富矿产,未来可能成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基地”。
“这不是撒胡椒面,是给全国经济打地基。”加拿大全球事务研究所专家戴夫·佩里(Dave Perry)说,“卡尔加里作为能源和交通节点,迟早能分到蛋糕。”
4. 公务员裁减:联邦岗位缩编,地方部门要调整
3.8万公务员裁减,不是“说说而已”。香槟明确:“公共部门要从36.8万缩到33万,靠买断和自然流失实现。” 对卡尔加里的联邦机构员工来说,这意味着:
部分岗位会被裁撤,比如税务、就业中心的基层职位;
留任员工要承担更多工作,“加班可能变多”;
政府会推动“再培训计划”,但能不能匹配市场需求,还是未知数。
最后悬念:这份预算,能过吗?
现在,卡尼政府的“命运”握在反对党手里——自由党在众议院只有169席,预算通过需至少3名反对党议员支持,否则或触发年内第二次大选。
保守党已放话:“不会为赤字买单”;新民主党要求“增加青年气候军团投入”;魁人政团则要“魁北克更多自主权”。
“这不是预算案,是政治博弈。”卡尔加里资深政治评论员道格·布莱尔(Doug Blair)分析,“如果预算被否,卡尼可能提前大选,但经济寒冬里,没人想赌这个。”
这份预算到底是“福”还是“祸”?
有人说,这是“烧钱换未来”——能源业松绑、基建加码,能带来更多工作; 有人说,这是“饮鸩止渴”——赤字高企、移民削减,会让城市失去活力。
这份预算是一份大投入、大裁减、大转型的组合:卡尼政府在经济受挫、贸易战压力下,通过基础建设、产业升级、国防加码、移民收紧和公务员裁减,力图开启“加拿大为建造型国家”的新阶段。对于卡尔加里而言,既有潜在投资机遇,也面临劳动力紧张和政策调整风险。
你最关心预算里的哪部分:能源业松绑、移民政策,还是公务员裁减?
你觉得机会来了还是压力更大?
·加拿大新闻 紐約市房價曼哈頓居5區之首布碌崙漲幅領先哈德遜廣場最貴
·加拿大新闻 班夫阳光村滑雪场被评为北美西部第二佳滑雪胜地,加拿大排名
·加拿大新闻 联邦保守党议员于同袍倒戈两天后挂冠而去党团再损一员
·加拿大新闻 安省将公布财政更新!聚焦基建就业,最大难题是大学"
·加拿大新闻 日产新武器:10万内插混SUV官图发布
·中文新闻 凯蒂·辛德:“一点咯咯笑”如何变成了叛徒对健谈男人的胜利
·中文新闻 那么为什么玛莎百货不让艾米·卢·伍德 (Aimee Lou Wood) 担任其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