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近日,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BC省议员Tara Armstrong在省议会中提出一项法案,主张:“所有新移民必须自付医疗费用,这将是加拿大首个强制新移民自行承担医疗保健开支的法案。Everyone who benefits from our health system must chip in.”
图自:X
一句 “谁受益,谁付费”,让无数在加拿大的移民群体炸开了锅。
加拿大首例“新移民自付医疗”法案
Tara Armstrong的提案,是加拿大政坛首次把“新移民医疗自费”正式写进议会记录的案例。
如果法案通过,意味着新移民将无法像现行制度那样,在登陆后自动享受省级医保(MSP),而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承担医疗费用或购买商业保险。
这不仅是一次财政政策的调整,更像是加拿大在“全民医保”理念上划下的一道新分界线——公共福利的边界,开始向经济能力和社会贡献倾斜。
这意味着什么?
有小红书博主S哥总结了这项法案的背后,释放出几个关键信号:
1.加拿大对“临时居民与新移民”的福利态度正在收紧。
过去,加拿大以“福利友好”著称,移民在落地后只需等待数月即可纳入公共医保体系。而如今,“享受之前先付费”的逻辑正在崛起。
2.医疗系统压力巨大。
BC省的医疗体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家庭医生短缺、候诊时间过长、急诊室爆满。政府不得不开始讨论“成本共担”,而移民群体成为第一个被摆上桌面的话题。
3.移民模式正在从“人口吸纳”转向“质量筛选”。
换句话说,移民红利时代正在淡出,规则正在改变。
图自:小红书
对各类人群的现实影响
留学生:未来,即便是在BC省上学,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自付医疗费用,商业保险支出将明显上升。
工签持有者:临时工可能被排除在公共医保之外,意味着医疗成本将成为赴加打工族的一笔不小支出。
准备移民的人:移民预算必须重新规划。以往计算生活成本时,很多人只考虑租金与学费,如今医疗支出也将是关键变量。
已移民家庭:短期内影响有限,但医保排队、家庭医生难约、医院超负荷的问题仍将持续。
网络舆论沸腾:赞成与反对的分歧
这条消息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评论区直接成了现实版“国民辩论场”。
一部分支持者认为:“合法移民经过适当审查,不靠福利生活,这没有问题。但大规模移民与非法移民给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并没有作出相应贡献。”
还有人表示:“我们曾经做到过,现在却变得懒惰。体制被滥用太久,是时候让所有受益的人都分担成本。”
图自:X
但反对者的声音更为激烈:“胡说八道!请提供数据支持你的说法!”
图自:X
“加拿大人对移民的贡献一无所知,很多移民花费高昂代价来到这里,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人竟然想放弃我们的加拿大价值观。我说的是保守党。”
图自:X
也有人愤怒质问:“加拿大为什么会‘破产’?医疗问题的根源在财政分配,而不是移民!”
图自:X
另一位网友回应:“自2000年以来,政府忽视基础设施投资。现在我们只是在为过去的削减埋单。加拿大没有破产,只是系统老化。”
图自:X
有人直接把气撒到加拿大移民群体上:“移民来自极其贫困的国家,他们需要我们远比我们需要他们100倍。”
“加拿大接收的移民数量已经全球领先,我们的医疗体系不堪重负。”
图自:X
有人反驳道:“这是胡说八道!我的家人投资50万加币移民,为加拿大带来了就业和税收!”
图自:X
“很多移民都很富有,不靠福利。”
图自:X
医疗压力与政治算计
其实,“移民自付医疗”这一提案的根源,并非完全出于排外情绪,而更多是财政与政治的现实考量。
BC省近年来医疗负担不断增加:
家庭医生短缺超过 100 万人;
医院等待时间创下新高;
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与此同时,新移民人口持续增长,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日益突出。
“移民筛选时代”正在到来?
小红书博主“加拿大S哥”的评论一语中的:“移民政策不是静态的。过去是“多来人”,现在是“来的人要付得起”。不恐慌,不盲目,只要提前规划,仍然有路走。但大家要意识到——加拿大正在进入新移民『筛选时代』。”
他指出,未来三类人将更容易脱颖而出:
能创造收入的人—— 有职业、有技能、有税收贡献;
能承担成本的人—— 具备稳定经济能力;
能快速融入社会的人—— 有语言、有适应力。
换句话说,加拿大未来更欢迎“高质量移民”,而不是“低成本人口”。
图自:小红书
S哥在视频中总结的建议值得参考:
增强技能与背景—— 学历、语言、职业资格是最稳定的护城河。
提前准备资金—— 医疗、住房、通胀都在上涨,手中留足现金流。
选择长期路径—— 省提名、联邦技术移民优于短期学签或工签跳板。
关注政策节奏—— 加拿大移民不再是静态规则,旧攻略正在过期。
图自:小红书
加拿大向来以“多元、包容、平等”著称,但当医疗系统、财政预算与社会结构被现实推向极限,这些理想也在被重新定义。
“新移民自付医疗”或许只是个开始。未来,“教育付费”“福利共担”“住房资格”等话题,都可能接踵而至。
对此,你们怎么看?
·加拿大新闻 卖完车还收到大账单大温老车主的噩梦
·加拿大新闻 丰田酷路泽3500GR
·加拿大新闻 很多加拿大人不知道:把钱借给自己的配偶可以合法省税!
·加拿大新闻 安省电费涨29%!政府急加码回扣 民众仍担心负担加重
·加拿大新闻 宝马集团进博会展风采,共创未来出行新篇章
·汽车 Bookings.com 租车退款
·汽车 有人尝试过车辆订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