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2012-01-12 11:55:48“文革”结束:叫不醒的人1978年,中央乐团指挥韩中杰挖掘新人新作,选中了王西麟1963年创作的《云南音诗》。那年夏天,王西麟终于在中央乐团的新作品音乐会上听到《云南音诗》的第一个音符。掌声像除夕夜的爆竹,清脆热烈,持续不断。那是他生平第一次被介绍给中国音乐界。3个月后,《云南音诗》被安排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作为“国庆音乐会”的曲目正式公演――3年后,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评奖,《云南音诗》得了一等奖;半年之后拿到500元奖金,20年来王西麟脸上第一次有了笑容。1978年冬天,李德伦牵线,王西麟调到北京歌舞团,身上的黄棉袄还是1956年上军乐学校时部队发的。多少个夜晚,王西麟梦到自己跋山涉水,上天入地,却怎么也回不到北京。心惊肉跳地睁开眼,发现自己睡在北京的一栋筒子楼里,才长舒一口气。北京是回来了,可14年青春一去不复返。14年,别人可以做多少事情?1981年,王西麟参加黄健中和陈凯歌执导的电影《一叶小舟》的拍摄。全剧组都知道:“王作曲”睡觉大喊大叫,跟人辩论,有人物,有情节,有高潮。他们不叫醒他,在他床头围了一圈,看他叫喊,长久作为笑谈。从1980年代起,中央乐团的前键盘手梁和平就是王西麟为数不多的莫逆之一。1990年代,有了家用DV,梁和平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长他18岁的老友。“文革”甫一结束,各种新鲜理论扑面而来,王西麟发现很多东西自己都不会。世界交响乐早已翻过古典音乐那一篇,而自己仅有的一点现代音乐知识还是工作后在资料室里听到的马尔蒂努《第六交响曲》、阿什卡伊《弦乐和定音鼓的交响乐》。梁和平记得,自己当年迷即兴演奏,整个乐团的人都说他弹的是噪音,偶尔来团客串作曲的王西麟却对他的录音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42岁那年,王西麟开始自学现代作曲技巧,学勋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潘德列斯基……创作于1982年的交响组曲《太行山印象》第四乐章《残碑》里,12音体系已经运用自如:乐队铺垫出冷峻的背景音,巴松呜咽吹出的哭坟调子,似乎随时都会被冰冷的空气冻住,被凛冽的山风吹散。这段音乐的灵感来自1970年代,王西麟在长治最偏僻的乡下,看梆子老戏的经历。学习、创作外,女儿是惟一的寄托。为了学钢琴,女儿无数次挨爸爸的狠揍,早已不睦的夫妻关系雪上加霜。妻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干得有滋有味,丈夫认为舞蹈终归是碗青春饭,应该及早转行,她响应不热烈,争吵越来越多,越来越凶……在梁和平的影像里,十次有八次王西麟都语无伦次。“他特别敏感,别人眼神言语中一丁点不信任都会被他捕捉到。他极力想把话说明白,嗓门越升越高,话越说越急,越说越乱。”梁和平回忆。那是王西麟的典型症候:情绪极易亢奋、焦躁,与人稍有龃龉,就仿佛回到百口莫辩的挨整时代。中年苦涩:疯子的歌王西麟品味中年苦涩的时候,年轻的第五代作曲家已经开起了个人专场音乐会。谭盾、瞿小松、郭文景、何训田……“谁拉到钱谁就能开。”每一场音乐会对王西麟都是不小的刺激。王西麟把年轻人的乐谱拿来学习,羡慕,可也不满足:年轻人会很多新技术,但其中也有不少“小杂耍”。“我铆足了劲,想把自己文化上的苦说出来!”王西麟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1985年,北京交响乐团从北京歌舞团独立,需要开门作品。王西麟主动请缨,不被理会。离演出只有一个月,原定作品流产,王西麟临时救场,写出交响诗《动》和《吟》。《动》是快板,《吟》是慢板。《吟》的灵感来自大同云岗石窟。1960年代下放雁北文工团,王西麟看过那些佛像,不过他看到的不是极乐大同,而是大佛高高耸立,小佛不及人的手掌大,围成一圈,佝偻着背,抬起莲花宝座。“这就是人间社会:大官、小官、大佛、小佛、等级森严,我就是被莲花宝座压在底下的那个……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庙堂。”王西麟对自己说。乱哄哄的铜管表现出庙堂的阴森,原本低沉的木鱼变奏成神经质的高音。善男信女进庙烧香,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顷刻之间,管弦齐奏,那是黑夜中鬼魂造反的喧嚣。王西麟想写一首疯子的无调歌,这样的意图自然无法直接表达,于是叫《吟》。在当年的新作品评奖中,有人听出它是“伤痕音乐”,不能参评。《太行山印象》、《动》和《吟》小试牛刀,王西麟憋着劲,要写一部更大的作品。最初的动机出现在1968年,王西麟被人押着,挨村游斗,心里想的却是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跋涉的十二月党人。要为苦刑犯写一部大悲剧!多年以来,这个念头在王西麟的脑海里时隐时现,直到1986-1988年,他辗转获得几件法宝:波兰作曲家潘德列斯基的《为了52件弦乐而做的挽歌――献给广岛殉难者》和《第一交响曲》、约翰・亚当斯的管弦乐作品《和声学》。1989年夏天,王西麟闷在福州一家溽热的小客栈,潜心研究《为52件弦乐而做的挽歌》。这个只有8分26秒的作品尝试用传统乐队表现电子乐队的效果,12把小提琴发出极高的声音,与中提、大提低沉的轰鸣形成强烈反差,仿佛世界末日一般。在潘德列斯基之前,没人听过这样的音乐。

评论
悔改吧!主的日子近了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挺感慨的,命运啊!
评论
法语----没落的贵族14岁儿子话语 被别人投诉虐待宠物的事还真给我碰上了 登陆两月,可怜的老公衣带渐宽!http://www.canadameet.com/bbs/showthread.php?t=274566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379637挺感慨的,命运啊!点击展开...用生命在写音乐的人,这个人应该会被抄袭高手韩寒嘲笑,韩寒上次嘲笑过一个用生命在演电影的人。 用血泪和思想谱写的音乐,永远不是那些华丽音响的单纯堆砌所能比拟的,应该是影射三宝,那种音乐只能骗倒小孩。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用生命在写音乐的人,这个人应该会被韩寒嘲笑,韩寒上次嘲笑过一个用生命在演电影的人。 用血泪和思想谱写的音乐,永远不是那些华丽音响的单纯堆砌所能比拟的,应该是影射三宝,那种音乐只能骗倒小孩。点击展开...写的好,只是跟您平时发言风格太不一样了。
评论
[FONT=Arimo, sans-serif]机会像雪片一样向我扑来,都被我一一闪过。。。。。。[/FONT]写的好,只是跟您平时发言风格太不一样了。点击展开...我平时发言风格是什么?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我平时发言风格是什么?点击展开...摘抄点评,言简意赅;思维跳跃,别出心裁。 不过我更喜欢像本贴那样sensational 一点。
评论
[FONT=Arimo, sans-serif]机会像雪片一样向我扑来,都被我一一闪过。。。。。。[/FONT]摘抄点评,言简意赅;思维跳跃,别出心裁。 不过我更喜欢像本贴那样sensational 一点。点击展开...我觉得以前的风格太逆来顺受,矫情。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用生命在写音乐的人,这个人应该会被抄袭高手韩寒嘲笑,韩寒上次嘲笑过一个用生命在演电影的人。 用血泪和思想谱写的音乐,永远不是那些华丽音响的单纯堆砌所能比拟的,应该是影射三宝,那种音乐只能骗倒小孩。点击展开...三宝的那种假惺惺的小资情调,不吹捧党国是成不了中国主流音乐的。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ame]http://http://www.no video.com/watch?v=SV14qyohZOQ[/ame]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ame]http://http://www.no video.com/watch?v=i2QjOAuwiUc[/ame]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听,这个恐怖如地狱。这就是王西麟的中国。[ame]http://http://www.no video.com/watch?v=mtU74Yxb_TQ&feature=related[/ame]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听,这个恐怖如地狱。这就是王西麟的中国。http://http://www.no video.com/watch?v=mtU74Yxb_TQ&feature=related点击展开...我觉得还可以,他凭自己本事吃饭,公开激烈的反共,中国政府也没禁他的作品。He is anti communism publicly and strongly, but Chinese govt. don't ban his works in China.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我觉得还可以,他凭自己本事吃饭,公开激烈的反共,中国政府也没禁他的作品。He is anti communism publicly and strongly, but Chinese govt. don't ban his works in China.点击展开...对,今天的中共,STRONG AND TOUGH.
评论
回复: 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
·生活百科 32A插座上的OCPP控制器
·生活百科 电池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