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接连退出洋巨头们在中国市场为何集体认输?



在加拿大


本文作者:余皓 | 前商业财经资深记者

从麦当劳、星巴克到汉堡王,巨头们为何集体选择“卖身”求生?这不是退场,这是通往中国“下半场”的新门票。2025年11月的消费赛道,注定要被载入史册。星巴克将中国业务60%股权出售给博裕资本的余温未散,汉堡王紧随其后,在11月10日晚间宣布了更彻底的“放手”。

汉堡王的母公司RBI与CPE源峰达成战略合作,CPE源峰将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注入约25亿人民币初始资金。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方;而RBI仅保留约17%的股权。

汉堡王,这个曾经的全球第二大汉堡连锁品牌,正式“卖身”给了中国资本。

一场蓄谋已久的“换爹”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强强联合”。

RBI首席执行官Joshua Kobza盛赞中国市场是“全球最令人兴奋的长期机遇之一”,并称CPE源峰是资金雄厚、久经考验的运营商,拥有本地市场和运营专长。

但翻开汉堡王的中国成绩单,这场交易的底色更像是一次“战略止损”。

首先,RBI的轻资产战略是全球性的。该交易标志着RBI重返“更简化、高度特许经营的业务”计划。但更深层的原因,是RBI自己在中国市场“卷不动”了。

汉堡王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尽管根据RBI在6月的演示,汉堡王中国是其最大的国际市场之一(按门店数量计算),但其系统销售额仅为50亿元,远远落后于汉堡王法国的142亿元。

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今年2月,RBI刚刚斥资约11.2亿元,从其上一个合资伙伴手中回购了汉堡王中国的全部股权,实现了近100%的控股。当时RBI就明确表示,将寻找新的本地合作伙伴注入资金并成为控股股东。

换言之,RBI花了9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次“先收回、再高价卖出控制权”的资本运作。

这清晰地表明,旧的合资模式已经失败,RBI深知自己无力独自操盘复杂的中国市场,必须引入一个更强势、更本土化的“新主”。

当汉堡王还在为1250家门店踌躇不前时,一个名为“塔斯汀”的中式汉堡品牌,在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净增门店就超过了2,000家,总门店数突破9,000家。

在高度的内卷中,RBI全球总部显然不愿、也无力再投入巨额资本亲自下场肉搏。交出83%的控制权,换取一个更懂中国市场的CPE源峰来冲锋陷阵,自己则退居幕后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17%的股权收益,这无疑是最务实的选择。

新东家CPE是谁?

那么,CPE源峰是谁?它凭什么接盘汉堡王?

CPE源峰并非传统餐饮企业,而是一家在中国消费领域战功赫赫的私募股权机构。

根据投中网报道,CPE源峰在连锁消费服务领域累计投资金额约100亿人民币,其投资组合堪称“爆款制造机”,包括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爱尔眼科等。

CPE源峰的入局,关键看点在于其投资了蜜雪冰城。

这家机构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下沉市场”的消费奇迹是如何通过极致的供应链、疯狂的加盟体系和本土化营销实现的。

它们看中的,绝不是汉堡王当前的1250家店,而是其“全球知名品牌”的IP价值,以及用“中国式打法”将其重塑的巨大空间。

CPE源峰和RBI的赌局是激进的: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

CPE源峰注入的25亿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储备基金,将用于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和运营能力提升。CPE源峰赌的是,通过资本和本土运营的“魔改”,汉堡王可以复制蜜雪冰城或麦当劳在中国的扩张神话。

从“金拱门”到“博裕星巴克”,外资为何集体放手?

汉堡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从麦当劳、百胜中国,到刚刚“易主”的星巴克,外资餐饮巨头们不约而同地在中国市场选择了放手。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交接”趋势。外资餐饮在中国市场的上半场,依靠品牌光环和标准化运营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麦当劳、百胜中国、星巴克和汉堡王的集体放手,背后是三个共同的逻辑:

第一,竞争对手变了。外资巨头的敌人不再是彼此,而是以塔斯汀、瑞幸为代表的,更懂中国消费者、扩张速度更野蛮的“本土新贵”。

第二,竞争速度变了。远在多伦多或西雅图的全球总部,其决策流程根本无法匹配中国市场的迭代速度。正如“金拱门”所展示的,只有“中国速度”才能打赢中国战役。

第三,制胜模式变了。这就是资本主导的本土化。全球品牌方意识到,他们无法(也不愿)在中国市场投入动辄数十亿美金、开设上万家门店的巨额资本。

因此,最聪明的策略就是,交出控股权,引入中信、博裕、CPE源峰这样的中国“金主”。

让本土资本提供弹药、承担风险、操盘运营;而自己则保留少数股权,坐享高利润的品牌特许权使用费和未来增长的股权收益。

汉堡王“卖身”83%股权,不是退场,而是为了换取一张进入中国餐饮“下半场”的门票。全球IP、本土资本、中国速度——这才是未来十年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唯一的赢家公式。



 ·加拿大新闻 冰岛秘境探险:追寻极光与冰川间的原始野性风光
·加拿大新闻 保命神器加拿大一家四口差点丢命
·加拿大新闻 iPhone手机半夜自燃致严重烧伤,加拿大男子怒告苹果索赔
·加拿大新闻 开眼了!富豪开出$33万年薪请家教引爆全网!学生竟是个1岁宝宝
·加拿大新闻 第13代丰田卡罗拉的“渣男”气质,真让女生上头
 ·汽车 相当于 RAV4 的全电动汽车?
·汽车 丰田 CH-R+ 电动汽车 2025 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