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加拿大华人亲述被骗经历!这类诈骗超5000起,损失金额高达数百万加元



在加拿大


"我生气、愤怒,我不想让这种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居民杰姬·鲍尔弗(Jackie Balfour)女士面对镜头说道。

她和其他许多安省居民一样,成为了社交媒体虚假广告的受害者,白白损失了金钱。

鲍尔弗女士在浏览 Facebook 时,看到一个服装店的广告,声称即将停业清仓。"我看中了一套三件套服装和一双鞋子,"她回忆道。

她毫不犹豫地支付了135加元购买这些商品。但当货物送达时,她大失所望,商品质量低劣,她原以为是皮革的鞋子竟然是塑料制成的。

"这双65加元的鞋子简直就是塑料垃圾。"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鲍尔弗女士试图退货时,发现网站看似在加拿大,却要求她将货物寄往中国,退货运费高达近100加元,而且还不能保证能够退款。

"我感觉被欺骗了。我觉得这个网站的一切都是误导和欺诈。"鲍尔弗女士愤慨地说。

如果说,鲍尔弗女士收到的是“一堆垃圾”,买家秀和卖家秀可以说是毫不相干,但商家总归还是给她发货了吧。

奥罗拉华人居民傅金瑞(Jinrui Fu)的遭遇,则就更惨了。傅先生的250刀付了出去,却连货的影子都没见到!

付先生需要买一个车尾灯,他在 Facebook 上找到一家公司并支付了250加元。然而,付款后对方却要求他支付更多保险费,而零件始终没有到货。

"即使 Facebook 认证过的广告也别相信,纯属诈骗!" 傅先生说,"我对 Facebook 感到失望。"

社交媒体专家、数字营销机构 Opiia Inc. 创始人贾尼塔·潘努(Janita Pannu)解释道,消费者可能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审核过广告内容,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人们越来越难分辨广告的真假,"潘努说,"骗子们建立这些 Facebook 页面,运行一段时间广告,收取付款后却从不发货。"

近年来,社交媒体诈骗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这些诈骗团伙往往在境外运作,使用虚假身份注册账号,通过盗用正规商家的图片和资料,精心打造看似专业的网店页面。

他们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系统,精准定位潜在受害者。

这些诈骗分子深谙消费者心理,他们会刻意营造"限时优惠"、"清仓处理"的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冲动下单。

一些诈骗网站甚至伪造了安全认证标志和客户评价,使得普通消费者更难辨别真伪。

至于实物和图片不符,买家秀和卖家秀毫不相干,这些都是小意思,很多网站直接就是收了钱就拉黑,甚至是钓鱼盗取客户个人资料和银行卡信息。

由于诈骗网站多在境外运营,受害者维权面临诸多障碍。首先,跨境追索程序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其次,诈骗分子得手后会立即关闭网站,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加上维权成本往往高于损失金额,使得多数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

加拿大反诈骗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共收到网购诈骗报告超过5000起,损失金额高达数百万加元。

而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许多受害者因金额较小或觉得追回无望而选择不报案。

如何避免成为网购诈骗受害者?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确认网站真实性:在购买前,确保你访问的是合法网站。可以通过查询网站注册信息、查看公司地址和联系方式等方式核实。

谨慎使用社交媒体商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购物时要特别小心,建议优先选择有实体店或知名度的商家。

使用信用卡支付:信用卡支付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保护,在遇到诈骗时可能有助于追回款项。

警惕超高折扣:如果折扣低到令人难以置信,很可能就是虚假广告。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信任直觉:如果感觉不对,最好放弃交易。

如不幸已经成为诈骗受害者,发现受骗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保存所有交易记录和沟通记录

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尝试取消交易

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报案

在社交媒体平台举报该广告和商家

提醒亲友避免上当



 ·加拿大新闻 卡尼表态:周四将公布加拿大一系列已经获批的重点项目!
·加拿大新闻 多伦多首个下雪天!地铁故障,航班延误,校车停运!
·加拿大新闻 2026年全球最佳城市榜!多伦多荣登加拿大第一!全国排名出炉
·加拿大新闻 豪宅业主不卖房改出租!“没法接受折价卖,干脆拆成28套!”
·加拿大新闻 法官禁庭上戴虞美人花惹争议  联邦部长:尊重司法独立
 ·汽车 适用于铃木 Alto GF 的 LED 地球仪
·汽车 帮助!我的车耗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