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如题

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欢迎讨论
评论
这种事情 前方的外派人员很容易被后方的人不理解 认为协调不够安排不周详 所以每天我除了如何推进工作 还要思考如何保护好自己
遇到无良的国内大客户 因为KEYACCOUNT一般总部直接接口比较多 你很容易被他绕到总部黑你
遇到傻X或别有用心的后方的同事及对手,你同样很容易被他到总部黑你
所以总部有朋友哥们 定期回去拜山头是必须的
评论
按出差标准是每天50欧 这个没错
但长期外派的标准走的是另外一个线,搬家到中国的费用无疑高很多很多
我简单说普通案例 请不要对号入座
每年2-3次的全家往返机票 我是每年9张机票 也有的是6张机票 全年合接近8万人民币
住房补贴 每月一般是2万-5万左右
全家交通补贴 一月是6000人民币(二台车)
孩子的国际学校学费 一个月是1万到2万左右
搬家费用以及 一次性包括各种家具新购 共4-6万
各种名目众多的费用,比如说我居然还有汉语学习费用 比如税务顾问费用等
国际医疗保险费用 全家每月是6000-15000元左右
评论
外籍在一线城市 只要有足够经验 高职位不是大问题,工作许可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生活环境国内也就那样吧,我回来后 有一段时间很后悔, 曾经有一段感觉除了收入外 没有什么是支持我继续坚持的理由
评论
养老金和社保金是两个概念 社保只能通过雇主交
至于说回不回总部,而离开德国时候,原来位置早就有人顶了,几年下来原来的关系圈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所以 谈回总部也只是看各人造化
另外,,因为所有的外派合同本身都是有限期的, 外派的互转,没想象那么容易,现在大家都知道外派是肥缺,。。。
评论
国内从职业发展上 对海归给的空间很大 而作为外派 华裔背景无疑如鱼得水
但代价是 你再也无法回到那种无忧无虑的无人打扰的私人生活中去了
评论
想,工作压力大的时候 遇到比较烂的国人不可理喻的时候 常常回想德国的悠闲和同事的融洽
评论
我倒不是说的自然环境,饮食环境什么的,我知道这些地方跟德国比,国内肯定有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愣神的时候也可以听懂广播的新闻,这是我所希望回去的原因。也许也是因为个人语言学的不好,融入的不好,感觉在德国缺少我想要的东西。
评论
回去几年了 见惯了国内职场的风雨飘摇,向继续在德国坚守的同学们致敬
评论
本人经历,德国工作9年,国内工作4年,外籍, 目前 某一线城市 某德资中型企业派驻中国副总 汽车电子行业
评论
是外派合同吗?房子怎么解决的?
评论
还想回德国吗?
评论
一般发这种帖的显然是说国内日子比较爽

评论
多少人的梦想啊!

评论
混的不好,谁还费劲翻墙回来上萍聚啊

评论
expat 一般都给解决房子的。外派的人员房租几万到十万不等一个月。孩子学费还能给报销。
评论
有孩子吗 孩子怎么个安排法
·加拿大新闻 紐約市房價曼哈頓居5區之首布碌崙漲幅領先哈德遜廣場最貴
·加拿大新闻 班夫阳光村滑雪场被评为北美西部第二佳滑雪胜地,加拿大排名
·加拿大新闻 联邦保守党议员于同袍倒戈两天后挂冠而去党团再损一员
·加拿大新闻 安省将公布财政更新!聚焦基建就业,最大难题是大学"
·加拿大新闻 日产新武器:10万内插混SUV官图发布
·中文新闻 凯蒂·辛德:“一点咯咯笑”如何变成了叛徒对健谈男人的胜利
·中文新闻 那么为什么玛莎百货不让艾米·卢·伍德 (Aimee Lou Wood) 担任其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