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



在加拿大


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 图文:读者陈先生(列治文)6年前曾有幸来加拿大探亲,住在列治文。初来加拿大倍感新奇。从中国大陆来到这里,首先体验到的是真正的蓝天碧水,新鲜空气。从住宅区到街道,无处不花,无处不树。那时候的列治文,居住人口稀少,华人所占比例不大。华人中来自香港和内地南方的人居多。不会讲广东话,处处为难。在华人的小超市购物,都会遇到语言的障碍。6年後的今天重来加拿大探亲,依然住在列治文。几天来接触周围的人和物,发现一切事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感觉是移民增加了许多,绝大部分是从大陆来的华人。华人已经不是少数民族了。大量移民的到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加拿大的各个方面。市场繁荣了,物价降低了。6年前温哥华的大部分商店顾客很少,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特别是一些大型专卖店,更是清静的很。现在不论是本拿比的Metrotown,还是列治文的Richmond centre mall,平时的顾客已是熙熙攘攘,假日就显得有些拥挤了。穿梭的人群中,60%以上是华人。商场琳琅满目的服装及日用品,信手拈来,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便宜一些的服装,过去最少得10几元一件。现在已经降到5、6元了。华人开的1元店,无疑都是中国货。日本人经营的2元店,商品虽然是日本款式,但也都是中国生产。中国产品已经走进加拿大的千家万户。中国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厂已是不争的事实。腰板挺直了,问候消失了。6年前在列治文大街上行走,能遇到的人实在很少。华人的脸上常常带着一种无助的神态。走起路来总是低着头,行色匆匆,见人从不打招呼。如果遇到西方人,他们总会面带微笑,首先向你问好,使你立刻感受到一种友好的氛围。而今满街都是华人移民和探亲家属,他们总是挺直腰板,旁若无人,有些回到大陆城市的感觉,沿袭了彼此间从不打招呼的习俗。偶然遇到1个西方人,也再没有了微笑和问候。不知道是人太多顾不上问候了,还是他们尊重了华人的习惯。还是他们的脑海里已经产生了一些令华人意想不到的逆反情结。汽车跑快了,礼让减少了。与6年前相比,街上的汽车显然增加了很多,各种车型在大街上加大油门疯跑。上次初来加拿大,曾闹过1次笑话。在住宅区附近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指挥信号,初到异国他乡,更得处处小心以免不测。行至路口,见後方远处有车开过来,按照国内行人让车的惯例,站在人行道上等车通过。谁知汽车行至离路口20米处,便减速慢行,直至缓缓停在距离路口五米的地方,从车内探出1位金发碧眼,摆手示意让我过街。我也显示礼貌,以手相示让车先走,但总未成功。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快速穿过马路,汽车才缓缓而行。现今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可能是车多了,移民们生活节奏快了,就得争分夺秒地赶路了。所以行人在斑马线上行走,也得格外小心,难免有车会从你面前飞过。有时停下来等待行人,常常是高速驶至行人前,来个急刹车,戛然而止,着实让人心惊胆战。从车窗望去,往往是黄皮肤黑眼睛。至於白人们大都保持原有的习惯,可能他们从小造就,难改了。密集的烟头烟头废纸多了,完整草坪少了。6年前来到加拿大,环境状况无以挑剔。绿草如茵,鲜花吐艳。只感受到加拿大人管理环境的无微不至。人们对环境的爱护和尊重令人敬佩。每天清晨,都可以见到清扫车扫除马路边的垃圾。常常见到身穿红、黄相间颜色马夹的清洁工人,用水狠命冲刷人行道,直至水泥砖缝中的泥土被冲走,留下一厘米多的深沟。现今这种清洁模式少见了。我们住的市府附近的Moffatt,位置不算偏僻,但马路边的垃圾、杂物比比皆是,草坪上的废纸、塑料、饮料桶,已不鲜见,从未见过有人捡起来,放到近在咫尺的垃圾桶。公共汽车站的座椅旁,废报纸、香烟头随处可见。列治文图书馆是华人聚集的地方,供人们休息的座椅下,纸烟头更是密密麻麻。偶然路过列治文公众市场的花坛旁稍事休息。1位推着婴儿车的少妇,3分钟之内,旁若无人地2次将浓痰吐在花丛中。此时,周围尚有许多休憩的老人,嬉戏的父母、儿童,大家相安无事,无动於衷。我不知道华人移民是否已将加拿大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加拿大的街道,除硬化的行车道、人行道外,几乎全被草坪覆盖。西方人为求街面的几何图形美,把人行道总是建得弯弯曲曲。行人往往要多绕几步路。现在许多人行道的拐弯处,已经踩踏出了一条条沙土捷径,与中国城市街道同出一辙,令人心寒。嘈杂声音大了,安静空间小了。6年前的列治文图书馆,西方人和华人读者,大约各占其半。进馆借书或阅读,安静有序。当今重返图书馆,已经是今非昔比。西方人士已经少见了。代之而来的是熙熙攘攘的华人读者。「小皇帝」们到处乱跑,父母们熟视无睹。1楼的後方有1间空屋,可能是专门为带小孩母亲设置的寄放婴儿的地方。1天进去,只见停放着10来部婴儿车,小孩在地上乱跑。一些年轻妇女们,怀抱婴儿大声嬉笑交谈。她们不去借书,大概是一些保姆。这样的读书环境叫人费解。2楼是报纸杂志阅览室,有时也难得安静。一天晚上去看报,附近2个书桌旁有一批年轻的华人留学生。他们面前放着书本,但好像心不在书上,而在那里高谈阔论。特别是邻桌的2位男女生,更是嘻嘻哈哈,谈笑风生。使得整个阅览室不得安宁。1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大概在履行管理职责,无奈只好走来,低下身子向2桌的青年劝说一阵,让他们安静。姑娘手指向旁边的玻璃隔墙,大概是敬告他们,如果要大声喧哗,只能请他们到里边了。 两位青年男女也还识趣,随後到了玻璃房内。我突然觉得加拿大人想得真周到,竟然早为这些特殊读者设置了隔离室。透过玻璃隔墙,看到更让人难堪的一幕,1张书桌旁围坐着4、5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喝着饮料,指手划脚 ,更有1位青年学生,有凳子不坐,偏偏坐在桌子上。不粗的桌腿摇摇晃晃。这种粗鲁的行为在图书馆实为罕见。。图书馆内加拿大图书馆之乱,绝对胜过国内,大概因为国内的图书馆根本就拒绝婴儿入内,管理员随时随地巡视着周围。而我们这个习惯於被人「严格管理」的民族,一旦到了加拿大这样自由度很高,完全靠自我控制的的国度,就变得无所适从了。 各种姿态多了,规矩行为少了。。吊在树枝上西方人很注重锻炼身体。他们最常见的锻炼方式是跑步和骑自行车。而今大批华人来加拿大,带来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中国人喜欢球类的不多,跑步的罕见,而在体育场成群结队,散步的人群构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此外,打太极拳的有了,摔手、扭腰的有了。遗憾的是,在中国人看来也属不太雅观的方式,也带到了加拿大。一些人,不顾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存在,把腿高高举在各种栏杆上、障碍物上,实在有伤大雅。也有人不顾远离草坪的警示标志,践踏青草,还要双手握住树枝,把身体吊在树上。对於加拿大这样爱护树木的民族,他们会怎麽想?在列治文公园,1位华人老太,手抓着草地保龄球场的木栏杆使劲拉扯。2位西方老妇见此情景,面带惊讶和无奈的表情,比比划划议论。。危及建筑物的运动有的年轻人,放着座椅不坐,非得脚踏座椅,坐在桌子上,吞云吐雾,谈笑风生,公德意识欠缺。。以桌代凳华人移民来了,西方居民走了。加拿大的华人移民越来越多。现在列治文,除了自然环境与国内有天壤之别外,人文环境几乎与中国一模一样。到处是成群结队的华人,几乎无语言障碍。大家无拘无束,喜笑言谈,俨然在自己的家乡。我们居住地方,几乎都是华人移民。邻居的2个小孩,经常在院内骑自行车互相追逐,大声喊叫。家长从不提醒他们,这里还住着别的居民。相比之下,我的小外孙的胆子要小的多。他们出国较早,曾在新西兰住过2年。有1次休息时间,还是幼儿的外孙和他的妈妈在院里拍了一阵皮球,第2天信箱里便出现了1封信。邻居在信中警告说:居住区是不可以有噪音的,否则按新西兰法律,他们将会起诉至法院。因此,外孙向来小心谨慎,上次我们来探亲,帮助他学自行车,很大的院子里,他不敢骑车,一定要到小广场上学车。相比之下,现在人们的胆子就大多了。有天晚上10点半,我们已经睡觉,突然从梦中惊醒,院里吵闹声不绝,还以为是有人吵架。从窗户望去,原来是1家邻居出门送客。4、5个人手提塑料袋,吵吵嚷嚷,家里还没说够,在院子里继续发挥。双方恋恋不舍,只听见流利的汉语:「网上见,不要忘记上网……」。夹杂着:「拜拜!……」等英语单词,一直送到居民区外,吵闹到大街上。据说加拿大政府有规定,居民的阳台上只能养花、休息,不准晾晒衣物,现在这个规矩也被移民们打破了。。阳台上的晒衣听说西方人也学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列治文的许多西方人,为求个安静的居住环境,迁移到更远的「渔人码头」,或其它海滨区了,这应该是欣慰还是悲哀。总之,2次访问加拿大,感觉迥然不同。我们的华人同胞,应该认真学习别人的优良作风,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规?自己的行为准则,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抛弃固有的陋习,尽早融入当地社会,赢得所在国家人民的敬重。否则损害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还有「中国人」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我真希望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团组织,能做一些提高华人移民和探亲访友者个人素养的宣传活动。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顶一下,确实有点悲哀……上个星期去了wreack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sorry,还没有写完就发出去了。上星期去那个天体海滩,刚踏上沙滩,就看见一大群中国人,操着地道的北京腔,拿着相机疯狂地照。这是走来两个裸体的白人MM,说这里不可以照相,谁知有个妇女竟然完全不理会,还冲到人家正在享受阳光并将帽子盖住头部的一对情侣面前拍照,我靠!!!我汗得要死……最后,一个裸体白人男子走过来,朝那个妇女吼了几句,那个妇女才悻悻地走开,但手里依然提着相机,估计是要转移战场。哎呀,我的同胞,丢人也丢到外国来了,我当时都觉得害臊呢,哎~~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

评论
你只管在上主內喜歡,祂必滿全你心的意願。 (聖詠集37:4)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很多习惯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像那些坐在桌子上的年轻人,西人更离谱,公车上的座位随便踩。现在是整体风气变坏,并不仅仅是华人带来的。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从我做起 ,不管别人怎么变,从我自身做起,每一件小事起。呼吁全家园的筒子们都做个讲文明的好筒子,No matter where we are!

评论
http://www.canadameet.com/bbs/showthread.php?t=107227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哈哈

评论
2007年6月4日递表HK [FONT=宋体]2007年6月5日签收[/FONT][FONT=宋体]2007年6月19日划款[/FONT][FONT=宋体]2007年10月8日发出FN[/FONT][FONT=宋体]2007年10月18日收到FN[/FONT]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吊在树枝上的问题倒不是太大,但是就不要露肚脐了嘛!这么大岁数,这体型,这容貌,这打扮儿,搞什么sexy嘛!

评论
本ID暂停使用。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危及建筑物的运动?耸人听闻了,这位也就比猴胖一点儿,也不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主儿.

评论
本ID暂停使用。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我在RICHMOND也住了一段时间,好象没有LZ贴的文章中讲的那么严重嘛!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谢谢LZ转贴这篇帖子~!!中国人看来就需要强权,可以想象如果国内民主了,会出现多混乱的情况!~至于在加国的华人,自己种的苦果,将来自己收获吧!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管不了别人,自己管好自己,不做有损华人形象的事,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

评论
####、、、、、、、、、、、、、、、####、、,##、、谢谢LZ转贴这篇帖子~!! 中国人看来就需要强权,可以想象如果国内民主了,会出现多混乱的情况!~ 至于在加国的华人,自己种的苦果,将来自己收获吧!点击展开...是中国人需要适应民主的过程,而不是需要强权啦...

评论
你只管在上主內喜歡,祂必滿全你心的意願。 (聖詠集37:4)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上述的坏习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很多老外也有,特别是在坐在桌子上,脚踩凳子,晚上party声音太大。 我觉得我们一定是又要改进的,但是没有太必要看不起自己。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上述的坏习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很多老外也有,特别是在坐在桌子上,脚踩凳子,晚上party声音太大。 我觉得我们一定是又要改进的,但是没有太必要看不起自己。点击展开...满嘴昏话。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改。如果我老人家觉得我自己的行为十全十美,“自视甚高”,还有什么必要要“改进”呢?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改。如果我老人家觉得我自己的行为十全十美,“自视甚高”,还有什么必要要“改进”呢?点击展开...都是有缺点,有优点的。优点要保留,缺点要改进。没有必要一直讲缺点,也不要一直讲优点。实事求是就可以。另外,没有必要先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或者来强调你的观点,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讲出你自己的就可以了。这个是你的缺点了。请先从你自己开始改正。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顶一下。能接受逆耳忠言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便于自己改进提高修养,只有那些心志不成熟的人才喜欢听顺耳的好听话。国人的这些习气,都是专制文化的产物,就是生活的环境和自己没有关系,一切都是别人的,自己不是主人的那种心态。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很好的做人规范,如《弟子规》等等,只是传统文化和专制文化常常发生矛盾,传统文化不是被串改就是被革命,才落的现在这个结果。这个贴子很好,加分支持,

评论
回复: 转贴:重访加国 且喜且忧希望能去一个中国人很少的城市。

  ·中文新闻 罗伯特·欧文 (Robert Irwin) 庆祝星球大战日,向他的侄女格蕾丝·
·中文新闻 泰亚娜·泰勒 (Teyana Taylor) 在纽约天堂俱乐部 (Paradise Club) 的一场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