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在美国科研环境逐渐走下坡路之际,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破格计划正在悄悄扭转人才流向。近日,加拿大出身的癌症研究科学家Wes Wilson,结束在美国宾州费城的研究工作,毅然搬迁800公里北上多伦多,只因被一个名字听上去低调却极具野心的计划吸引——“Canada Leads”。
美国科研环境急转直下:科学家转身离场
Wilson原本是典型的“加拿大出身,美国深造”的科学家。他曾在美国知名医学研究中心Penn Medicine研究癌症免疫疗法,正值事业上升期。但他坦言,自2025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科研经费大幅削减,项目被砍、人员被裁,“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界的氛围已经变得充满敌意”。
“很多同事的研究项目在没有预警下被中止,病人刚刚参与的临床试验也突然停摆……这些不是科研的正常节奏。”Wes Wilson说。
Wilson透露,身边的科学家群体已不再谈创新,而是在讨论“去哪里”。有人想去欧洲,有人看向澳洲,而加拿大,忽然成了新希望。
“Canada Leads”横空出世:科研回流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Wilson的回流,离不开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UHN)在今年4月推出的“Canada Leads”计划。这是一个专为吸引全球潜力科研人才设计的项目,不仅提供稳定薪酬、实验室空间,更承诺科研自由和与顶尖学者合作的机会。
这项由UHN发起、通过筹款获得的3,000万加元资助计划,是加拿大目前最具规模的科研回流平台。旗下的机构包括世界知名的公主玛嘉烈癌症中心、多伦多总医院等,集结了加国科研资源的“最强战队”。
目前已有来自美国、欧洲、日本、新西兰及加拿大的25名科学家加入,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再增75个名额。而申请者早已蜂拥而至——600多位科研人员表达兴趣,其中一半来自美国。
合作大神级人物:Wilson与T细胞受体发现者并肩作战
Wilson选择多伦多,不只是因为UHN提供了资源和稳定。他的新工作将与加拿大传奇肿瘤学家 Dr. Tak Mak(麦德森)合作,这位在1983年发现T细胞受体的科学巨擘,至今仍是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能在Tak Mak的实验室里合作,是一项无法拒绝的荣耀。”——Wilson
Wilson的研究将聚焦于肝癌、胰腺癌、黑色素瘤,并计划继续开展他在美国未完成的重点课题——对抗最致命脑瘤“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的CAR-T免疫疗法研究。
科研钱从哪里来?全国层面仍是挑战
尽管“Canada Leads”大受欢迎,但它仍是个例。CTV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多数医院并未启动类似吸才行动。
原因很简单:钱不够。
加拿大联邦政府长期是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加拿大在G7国家中科研投入排名倒数第二,甚至低于OECD平均水平。许多科研人员担忧,缺乏持续性投资将导致人才虽来,却留不住。
知名肿瘤学家Tak Mak更直言不讳:“太多原创研究和高薪职位都流向了美国。加拿大必须加快支持基础科研,否则将错失整个时代的科技红利。”
危机中的机遇:加拿大能否接住“人才天降”?
全国科研倡议组织“Support Our Science”表示,每投入1加元的研究资金,能带来将近5加元的经济回报,并推动新产业诞生。副总监Stephen Holland呼吁政府抓住美国科研萎缩的机会窗口,“不只要吸引人才,更要有基础设施把他们留住”。
而就在11月4日即将公布的联邦预算案中,科研界已经发出呼声——超过2,700名科学家已联署致总理卡尼,要求为科研拨出更多资源,确保加拿大不再只是“训练人才”,而是真正“使用人才”的国家。
回流的现实:科研自由换来“找房焦虑”?
当然,回到加拿大并非没有挑战。Wilson坦言,多伦多的高房价让他头痛不已。“找房比申请科研经费还难”,他半开玩笑地说。他也怀念一些美国的便利生活服务,例如Hudson’s Bay百货店的选择。
但他笑着说:“至少现在,我每天都能喝到Tim Hortons——便宜、热腾腾、而且,终于是加拿大味道。”
·加拿大新闻 加国省长在商店内亲自抓贼遭专家质疑
·加拿大新闻 加拿大平均房价必须下降!联邦政府准备这样做
·加拿大新闻 多款蛋白粉检出“铅超标15倍”!加拿大竟“无监管上限”!健
·加拿大新闻 3千万砸下去,加拿大抢回全球科研人才!美国科学家也心动了
·加拿大新闻 炸锅!大温华人区房屋产权要被收回?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告
·中文新闻 昆士兰州禁止跨性别儿童使用青春期阻滞剂——妈妈对裁决发起
·中文新闻 克里斯·马丁分手后,达科塔·约翰逊透露了她在男性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