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留学移民ZT:美国海龟亲身经历:国内和国外生活的真实比



在加拿大


在这个版面上看的时间挺长的,发现各位都是在美国呆久了,完全按照美国的思考方式来套中国,那自然是国内年薪和美国比太低了。 我在美国时也和各位想法差不多,那时候在美国一年下来税前也有8万多(我在的地方在美国算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房租one bed room 一个月$800)。回国的offer给了三十几万,算了半天才下决心。等到了国内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来国内的税低,年收入50万以下真正交的税在22%左右。此外还有住房公积金,一般是10%,也就是说你工资的10%放在公积金里,剩下的90%才交税,公司另外在match 10%的工资,这比美国的401k可强多了。通常年末还有10%的奖金,和美国同样的stock option。所以算下来实际拿到手里的税后也是三十几万。而在加州这种地方一年的联邦税和州税加起来怎么也在30%以上,大打折扣。当然在国内时间久了,你还会有做个生意等其他赚钱的法子。 此外国内的外企里有各种补助,比如手机费报销(我现在的公司一个月最多1000元,足够了),午饭(500元)等等。国内实实在在做research的很少,大多都要和客户打交道,这样出去吃饭打车的开销都可以报销。我现在也就是租个房子花钱, 2000每月在北京不比美国的apartment差,上网水电杂费一月四百,其余还不是衣服鞋子追追女孩。兄弟我在美国作过几年IT咨询的,美国东南西北都跑过,要说看到的中国人个个都挺省的,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做饭,也没见租多好的房子,要攒个四五年才出个首付,连看个电影都很少。美国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环境,还有城郊的一个single house。在国内可以说是五光十色. 我觉得回不回去看个人性格和背景,你要是做research或编程序的,性格内向,在国内只会吃亏,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要是你性格外向,想做市场或者销售,开公司,那赶快收拾收拾回家了吧,熬着实在难受。 兄弟我说的可能有点不清楚,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又念了个MBA才回去的,所以你说我是学生刚回去也可以。我在美国是做IT咨询的,其实就是系统集成和架构设计,再管管和印度方面的外包服务,技术含量不如编程序的高,不过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挺长见识的。在美国我就是一普通作技术的,工资8万在IT行业里不算高,相信在美国做过的都清楚,就是由两三年工作经验人的平均数,真没什么好吹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至于税,我从来都是用TurboTax之类的软件,不大会用exemption, 加上加州的州税高,确实就是30%那个数。当然我也交401K(我那会好像是11000每年),不过剩下的还是有30%交给Uncle Sam了。俺在美国就买过本公司的股票,因为有15% discount, 不过还是赔了点,买股票赚钱真的不容易。我现在从TOP 20 B-School出来,也不认为以个人的精力和掌握的信息炒股能真赚到大钱,当然管个基金除外。至于在国内的工资水平,有过几年美国经验的,只要不是人太死板纯搞技术,三十几万在IT行业的外企真不算什么高薪。即使是local的人拿到这个数的也不再少数。国内靠跳槽涨工资不难,按我现在的背景,在公司里再干两年跳一次,那个五六十万还是有信心的。另外,国内的工资水平涨得很快,和外派的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回国还是留在国外还是看个人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回国就一定比国外怎么样。国外确实有比国内好的地方,但也有不如国内的地方。也有人在国外混得不错,我也承认。就我个人而言,国内生活比较适合我。一来经济上我虽然绝对数字比国外低,但我在国外买东西吃饭还要考虑一下,在国内我基本不怎么考虑。有人非要说国外净收入高,我可感觉不到。二来国内文化上适应,朋友也多。国外中国人的娱乐就那么些,交往圈子也窄。国外的生活对我而言比较枯燥,当然有些中国人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不过我孤陋寡闻,还真没见到上完国内大学出来的大陆人真能做的到的。第三呢,我最看重的是事业上的发展,以我的背景,人际网和工作经验,在国内往上走的几率肯定要比国外大。国外的公司不是人际关系不复杂,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参与,你没到那个圈子里,只是一个技术工具而已。不少中国人充其量做个team manager 而已。我觉得这里有些朋友动不动就拿国内的平均水平比,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自己的定位错了。在美国名牌大学拿学位,几年工作经验,只要人灵活一点,在国内怎么也是top10%里的。至于吃饭报销,手机,打车之类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还是一穷人。 关于我什么回国再说两句 真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真的就是一普通的俗人,回国不是因为什么爱国情结,实实在在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上去才回国的。一来觉得在中国有机会发展,顺带着发点财。我现在自己搞了几个项目,虽然还没见到钱,但想来也是迟早的事。在美国我从来没这个机会。二来想着生活过的舒服一点,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玩乐还有人买单我就是挺高兴的,你要是说我没啥品味,我承认。前面有位老兄说纳税是天经地义的,这说得没错。不过我就挣这么多钱,不管是给中国的贪官污吏还是美国的 Uncle Same,我都是想能少交点就少交点,当然我也不会故意去偷税漏税。在美国那么多年,我也没见到谁以多交税为荣的。当然物以类聚,我周围也都是俗人。有人说我给Top 20 school 的MBA丢脸了。兄弟我念书就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没想着给谁挣脸,所以你要不愿意与我为伍,那也随你。Top 20 School 的MBA里我算干的中等的,比我好的差的都多了去了,其实做事完全看人,不是念个书拿个学位就能怎么样的。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精英见多识广,要么是在美国做到VP年薪至少二三十万,要么是思想高尚看不起吃喝玩乐,要是觉得我给中国人丢脸,那我也在这说一句抱歉。 我也在中西部住过。生活确实平静但很boring.我认识的朋友里,特别是大城市过来的都很不happy.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经历。我喜欢热闹,向往挑战的生活,在那种地方我真得很不适应。 在美国每年Top 20 BSchool的MBA有一万多,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去IBank或Management Consulting,大多数MBA最后也就是financial analyst, marketing analyst,product manager 之类的工作,更不用说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和networking方面的劣势了。你可能听过不少top MBA的传闻,但不幸的是,那只是传闻而已。但在中国,不仅仅是由于TOP 20 MBA在中国很少,美国的MBA学历和经历确实能对你的职业道路帮助很大,再加上文化上的适应和networking,很多人几年之内就升上去了。我个人的经历是在国内的朋友比国外过的好,职业发展好,当然,你所看到的可能不一样。 至于报销,手机,Taxi之类的,我说过我不是富人,你也可以认为我在美国是低收入。在美国, 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在饭馆里消费(如果相同的质量的话,差不多$30/meal), 我也不可能每天taxi和随便用手机聊天. 当然,美国人人都自己开车上班。但在中国, I drive for fun, not for work.我现在工作开展得很好,生活也很开心,当然,这里有不少很有钱的朋友看不起我这样的生活,不过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我只是说说个人感觉罢了。 关于海归再说两句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回答,不妨再说两句。国内的工作没大家想像得那么累。有些人以为在国内拿个几十万就得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其实没有的事。和在美国一样,不一定拿钱越多就越辛苦,一个月几千块钱的人有时候比一个月几万块钱的还累。只是拿钱越多,责任越大,可供调用的资源越多而已。海归在国内平均收入很高的,和国内平均水平比较基本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没受过高等教育,而海归清一色的至少大学本科以上,更多的还是硕士博士。 海归收入高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每年进出口贸易几千亿,每年FDI几百亿,更有大量跨国公司直接把工厂销售直接设在中国本地,这么庞大的资本都需要通晓中国文化市场和西方公司管理的人才管理,而中国这类人才的数目和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公司的高管是外籍和港台人士的原因,实实在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这几年海归在公司里升得很快,是因为本身比外籍和港台人相比有优势,一旦经验到了,自然就上去了。说到回国发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个人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干得还算可以的,比如年薪十几万以上的,出来后都叫苦,回去的比例也很大。而在国内国企,本地小公司干的都不愿意回去,因为对国内的负面印象深。前面有位加拿大的兄弟说IBM不好进,其实国内的IT外企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旦进去了,跳来跳去还是很容易的。 没想到大家对我的$80k 年收入那么感兴趣 那是差不多00年的收入,是MBA前的。如果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话,相当于现在的9万到十万吧。我所在的地方房价中挡当时在五十万左右,相当于我工资的六倍到七倍。要是在上海,按同样比例,我的国内收入在上海可以买到180万到200万的房子(这还不算住房补贴的因素),从位置到面积都算不错了。至于吃穿住行,在中国的花费我现在比美国小多了。至于所得税,有人说30% 不对,可是对于单身的算上州税,联邦税,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就是那么多。美国有美国的好处,中国有中国的好处。我说这些,并不是说每个人选择回国都是对的,只是个人感受。 另外,国内的年薪二十万,特别是在外企工作的,比你想象的要舒服得多,可不是你说得像狗一样。你是拿美国的模式套。美国的工资发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所有的花费都从你的工资里出,所以总也不够花。不像国内那样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报销。一般国内的人说年薪二十万,是不包括奖金和住房补贴,和交通等津贴的。二十万年薪的税不高,算上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险,也不到20%。 就国内的外企而言,级别越高,绝对数目的工资和美国同级别的差别就越少。到VP一级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越到高层购买力的优势在中国越明显。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的business 对于外国公司已经是非常重要了,不仅增长快,而且绝对数字和别的国家比起来也不差。举个例子,比如Nokia, 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或者波音,中国的采购使这几年最大的亮点。现在大量跨国公司的采购都在中国,从服装,玩具,到家用电器甚至一些高科技产品,像Walmart一年的采购有上百亿,这么多钱花在了中国,创造的商机可以想象有多大。 从个人发展讲,美国能做到director 以上级别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在大陆念大学以后出来的)占的百分比少之又少,到VP那一级更是屈指可数,在国内机会可就多了,自己创业也容易。 我说过回国有个定位问题,有些人总拿中国的平均水平说事,其实根本不make sense.受过高等教育,精通外语,又有专业经验的人,在中国能有多少。可以说,只要你不是在国外混学位,你回来已经在中国前10%里面了。前面有人说上海的人均收入是2万,那可是包括所有人的统计。海归的平均收入绝对要高得多。回来抱怨多的海归有两种,一种是到英国澳洲混学位,本身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另外一种是搞纯科学,离市场需求比较远的。 关于收入,再多说两句 我前面说的是北京上海的收入,就现在国内的发展状况,除非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两个地方是最适合海归发展的。你要非跑到偏远山区发展只能怨你自己。我个人更看好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市场也比较规范。国内的绝对收入不能和国外直接比,比如你挣个二十万一年,在上海生活已经可以很舒服了,房子也能买。但两万多年薪的工作在纽约(和美国中小城市比没有意义,完全不同的生活)几乎就活不下去了,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上海的房子虽然贵,也绝没到纽约LA那么离谱。国内的开销,无非是物质和人工服务,人工绝对是国内便宜,物质上,吃住都是国内便宜,穿上,国内的名牌稍贵一些,但你也不必每天买衣服吧。行上两边差不多。我个人的感觉是考虑到税,物价因素,在中国只要能拿到美国三分之一的税前工资就绝对值得回去。其实回不回去还是对个人的定位,你要把自己定位成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国营企业的工人,那还是留在国外吧,对你来将会来真的不合适。 谈谈我所知道的国内收入 我上次发的关于国内国外生活比较的帖子朋友们都很感兴趣,这次我来说说我所接触的国内收入状况,相信大家也很关心。我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所谓的精英,对所谓的远大理想崇高责任不感兴趣。我就想自己过得快活,做自己想做的事,顺便发点财,前面有人指责我给中国人丢脸,兄弟我不明白哪里招惹他们了,也不在乎。转入正题。国内的收入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我接触的多的是外企。从大的方面来说,外企里美企收入最高,其次是欧洲,在其次是日企,然后是咱们的港澳台胞开的公司。就行业而言,收入最高的当然是投行,管理咨询(就那么几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了),其次是IT通讯,然后是机械医药快速消费品等传统行业。就拿我所熟悉的IT通讯行业来说(现在IT业的收入与其他行业越拉越近,其他行业的也可以参考),一般有个4,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年收入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也有很出色的经验强的能到四五十万,相对而言,做售前的比售后的挣的多,面对客户的比纯研发的挣的多,做销售市场的比做技术的收入高。国内的外企里一般把管理人员分成一线,二线,三线等。一线的就是最低级的 manager,一般在二十万以上,最多能到四十万的,二线就是所谓的总监,一般三十万到七八十万,好的能到一百万以上,到了三线就差不多是VP一级,看公司,从一百万到三四百万都有可能。就销售而言,工资定在三十万到七八十万不等,但只有完成销售额才能拿全工资,如果完不成也就拿个百分之六七十,如果超额的话有commission,有时能到工资的几倍,所以做销售很刺激,压力很大。国内的外企里现在有很多人有国外身份,加拿大澳洲的居多,美国的也不少,有没有国外身份收入差别基本没有,都是按职位给钱,只不过医疗社会保险走国籍所在地的要求。现在外企里做高层的(VP或以上)大部分还是港台,美国人,所以给人带来一种有外国身份就能拿高薪的错觉。现在的趋势是香港人做高层的越来越少,海外留学回来的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留学回来的,如果国内国外都有经验是最占优势的,回来起码有个一线manager做,其次是有国外学位经验的,在国内作几年很快就能上来。千万不要什么经验都没有就回来,那可能还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呢。 国内现在对海龟是怎么回事清楚着呢,要靠出钱在外面混两年拿个学位还不如踏踏实实在国内一直干呢。 关于我说的技术工具 我上次说的“技术工具“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不痛快。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在美国是一个教育水平很高的群体,但由于文化语言社会背景的关系,真正能做到高级管理职位的少之又少。美国science曾经登出一篇县局报告说,亚裔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4.1%,却占美国生命科学家总数的14.7%,但近200位实验室或分支机构的主任,亚裔只占4.7%。在中国人占尽优势的科学领域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工商界这种对文化社会关系依赖度更强的地方。回去做高级管理职位的海龟的百分比肯定比留在美国的高。我是大学毕业后才到美国的,对于我而言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更少,不觉得自己能是那极少数精英中的一员,所以就选条容易的路走。个人情况不一样,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也不同,我说的比较偏激一点。 本来,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和专长,编编程序没什么不好的。而且,在美国编程序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收入较高的职业,我的同学朋友不少就是干这个的,过得也很好。就职业发展而言,纯技术有它的局限性。我是学business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高级管理职位的人都是从三个部门上来的:marketing, finance and accounting。这是事实,不承认不行。 说到纳税,我早就说过不会去干偷税漏税的勾当。至于什么天经地义的我不管,只要能在合法的范围里能少纳税,我就感到高兴。 “至于上级面前是孙子,下级面前是老子“,我是听了不顺耳。这种style实际上是一种过时的思维。我在公司里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对事不对人。而且说实在的,每个人的事业发展都有走运背运的时候,你在走运的时候摆架子,背运的时候也别指望别人帮你。 至于项目运作,中国这个市场没啥真正的research,重要的在于理解把握客户的需求。技术么,该付多少钱买就付多少。Business is business. 平平淡淡生活,兄弟我就是不喜欢,就活这一辈子,当然是能往上闯就往上闯,省得以后遗憾。

评论
投票大王^_^赞反馈:亲亲我的宝贝猪猪, zhejunli, 剑走川锋 和 4 其他人 2006-04-03#2 论 310 $0.00 美国的工资水平真正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在美国的),如果是MBA毕业,年薪是10万美元以上, 奖金会比年薪更高的。如果本科毕业大概7万美元起,奖金少些,但是一年也能拿十几万。所以人人都想进去做,但是这个其实很难的。一般中国人如果是在国内工作再到美国的话,通常英语都很烂,能找到美国OFFICE的可能性很低,进知名FIRM几率也很低。因为所谓的TOP商学院,里面的美国人的背景也是很牛的,认识的人多,英语当然比你中国好。找工作是看英语和背景的 而且商学院一般是第一年暑期做实习的,实习的单位如果满意的话,会留你的。但是现在好多中国人MBA实习也找不到好的,有的单位比较好,但是亚洲的分部,能找到美国的大投行的暑期工很少。如果是等到毕业再找的这些MBA,通常资历和能力上不是最优秀的。 另外投资银行分好多部门的,最好的当然是做并购,其他也有搞股票风险,交易,还有资讯支持。但是中国人因为英语的问题,真正能做并购拉客户的是少之又少。 读MBA的老中其实也就在国内同胞面前瞎拽,其实在美国生活的很郁闷的,学到的也都是金融会计的皮毛而已。一般来说如果能找到美国的工作是绝对不会直接回国的。但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现在中国人比较好的就是抢到那些所谓投行的亚洲OFFICE的工作,留在美国总部的还是少的。所以不少口语不好的MBA,就干脆回国了,到香港上海的,这样还有些国内关系么,而且给点美金工资,乘以8好像还挺牛的。 再下来可能就是律师行,咨询公司,和会计事务所了。律师行的起薪高,今年起第一年的人是十四点五万美元,奖金比较少,大概两三万,其实法学院读起来比商学院难多了,而且还要考证,因为对英语要求就更高,通常中国人读的不多。但是律师真正的收入是比不上投资银行的。通常中国人来都是读一年的LLM,法律硕士,在美国很难找到工作的,但是一般回去能进个外国律所,如果能拿个所谓GLOBAL PAY,倒也可以乘上八,爽一下。 真正能进咨询公司美国总部的中国人也很少,因为语言要求太高。不少搞理工科的也能搞所谓咨询,就是技术方面的所谓解决方案啊,但实际上是搞点电脑网络数据库啥,不是特别有成就感。会计事务所在中国很牛的,四大么,但是在美国白领中,档次要低些,工资要比上面说的那几个低一些的。 般MBA(好的商学院)毕业,如果进公司,比如Intel, Amazon。7万到10万之间。如果是进管理咨询公司,比如McK, Bain, 之类的10万美元左右。如果是投资银行,Morgan Stanley, CSFB,etc etc 去年的起薪是12万。年底还有bonus。 MBA毕业去amazon大概有9万美元。不过sign-on bonus是4万美元。google工资也不高,不过人家有股票啊。一股就值400美元啊。而且corporate当然不如投行,律师行和咨询公司挣钱。去年google中国研究院开出差不多30万人民币一年的offer,很多应届生也进去了。华尔街的律师行现在的行情是14万5美金第一年,加大概两万的奖金,以后逐年递增。所谓的投行,薪水比律师行高,本科出来也只有6-7万美元一年,但是分红可以到7万美元左右。MBA拿到回国的OFFER一般是10 万美元在IB做ASSOCIATE,Sign-on bonus,不会少于US$20k, Guarantee bonus for first year associate which will not less than 30%,其他象housing allowance就不说了,其实1st yr associate 就是要30不到的,过了30就老了.... 在美国,一块美金就是中国的一块人民币,真正十几万美金在纽约生活,也不会太舒服的。房子贵,曼哈顿租房一居室就要三千美金一个月,税高,要交30%,到手的话也没有多少钱。如果能够到二十万美金一年,可以稍微宽余一点,但是也并不是成功人士。其实不是想某些人吹嘘的那样的。 回国么当然拿美金好了,乘上八好像很牛B了,10万一下成了八十万,对吧。所以现在大家都觉得回国爽了,在美国生活的象个三等公民,回国成了上等人了,呵呵。不过据我所知,国内的业务比较有限,所谓并购啊咨询啊,和美国没办法比的,从经验角度当然还是美国的工作经历好啦。 我觉得没有必要从外国逛了一圈就牛起来了,现在就是打了个汇率差而已,以后汇率一比一了,我看好多人就要哭了。中国人在国外活的多艰难,其实真正过来的人都有数,何必回国去摆阔呢。又是我们这个小圈子都挣这么多,又是我们同学挣了多少多少啥的。让内行人看了,觉得可笑。说到底是一个打工的,对吧。 如果能自己将来开个投资基金,用挣到的钱为贫苦的百姓做点实际事情,把国外真正的民主自由的思想传回来,倒是最好的。海龟啊白领啊,不要只盯著一个钱字了,有点社会正义感吧。

评论
投票大王^_^ 2006-04-03#3 论 310 $0.00 攥着美元的中国人 滞留美国三类华人财富面面观在美国的中国人大致有三类:广东人、福建人、留学生。广东人是从港台或南洋来的老移民以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一手营造了"华租界"------唐人街,并把自己围困在里面,赚着同胞的钱并被同胞赚去钱;福建人的公式是:负几万加正几万,再加正几万,等于正几万,即,借几万块,打工挣出并偿还这几万块,然后再给自己挣另外那几万块;第三类多为老的新的留学生,拿下学位,觅到职位,获得绿卡,考了公民,在城郊置下Single House。不会英语,在美国就只能混迹于中国人中间。在这个人群中,用不着顾及词汇和发音、语法,你听得懂他们表露的陈述的描绘的东西,也能理解他们话语之外的东西,甚至他们明明喜欢嘴上却说着不喜欢的东西。 在美国的中国人大致有三类:广东人、福建人、留学生。这是我自己发明的归类法: 第一类是老移民,广东人只是个代名词,其实包括港台南洋等早期移民,大凡使用繁体字的都算;第二类是偷渡客,也不仅限于福建人,不过哪儿来的人也没福建人那样成群结队拉家带口成建制成产业;第三类包括了除偷渡之外从大陆各种签证出来留下来当了美国人的各种人。不具代表性的还有几小类,如携款逃窜来的贪官们,守着公家的摊儿做着自家生意的幸运儿们,国内大款或大官送出来读书的少爷们,等等。但把他们归进第三类有点不合情理。 广东人是从港台或南洋来的老移民以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从身份上已是真正的美国人,甚至出生在美国,但他们永远也不像真正的美国人。他们看不起大陆同胞也被大陆同胞看不起,他们一手营造了"华租界"------唐人街,并把自己围困在里面,赚着同胞的钱并被同胞赚去钱,自觉不自觉地不断完善着租界的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他们只能在这种粤语和"粤文"环境里生存,因为他们中间有的人不但不懂英语,连中国的普通话也不懂,不但不问中国现任党主席是哪个,也不知道美国当届总统姓何名谁。他们的图腾是一切有关财富的汉字和"福" 字的倒写。自然他们也把如来佛和黄大仙以及灶王爷挟带着过了美国海关的安检。 广东人在观念上对财富非常明确:财无止境,多多益善。任何一家商铺,都浸染在金色和大红喜色的铺陈之中,都少不了被元宝、财神爷等簇拥着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但其实很多广东人过着小康即足的日子,比如终其一生守着个几尺宽的小店面甚至街边的小摊。尤其是一些老华侨,他们知足地胡乱裹着不土不洋不知什么年代的衣物,在泔水横溢的灰暗的街巷里步行,一条巷子一走就是几十年。除了送货和区间小巴等职业,很多老广几代人都没买过车也不会开车。在美国,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腿脚,但此城例外。走在唐人街,我常常会联想美国谍战片里的特工深入虎穴,在华人区与匪徒周旋的镜头。 人生,对他们来说就是重复,重复每一天,再传递给下一代。 第二类是偷渡客,包括穿西装打领带乘飞机来的和坐闷罐船到邻国再从界河游过来的,也有合法来了却弄不到绿卡又不想回去的各种各样的Case(案子)。这一类同胞的特点是身份基本已黑,英语基本不懂,生活基本不愁,但前途基本明朗,即挣钱回家。福建人大多数成了麇集在各大城市"华租界"里的新房客,但又在过度竞争中迅速向中小城市的中餐馆空白点扩展蔓延,使2万人口一家中餐馆的密度很快增至2000人口一家。 中餐馆成了一种特殊的产业链,它把主要由福建人组成的业界分成老板和打工仔两大类,却并不是对立的劳资关系,而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你今天买下了店就是老板,明天你把店卖给了打工仔,你就给他打工。店还是那家店,菜还是那个味,各人还干着原先的活儿,只要晚上数钱和月底发薪时二人掉换一下角色就行了。这种融洽源于一种目标一致的乡情:偿还过去,挣出未来。计算很简单:船费(偷渡费)是几万美金,最后回家要带回几万美金。这一二十万美元,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我开始不懂这笔账,曾问过福建人一个被他们视为弱智的问题:你的理想不就是带回几万美金终老吗?偷渡费不就是那几万吗?你花了那几万,再挣回去这几万,不是绕个圈子又回到出发点了吗? 福建人的公式是:负几万加正几万,再加正几万,等于正几万,即,借几万块,打工挣出并偿还这几万块,然后再给自己挣另外那几万块。而在老家,是0+0最后还等于0。 福建人并不讳言他们对财富的看法,但三句话后就都变成了忆苦思甜。男人一下船就得找工作,找到了工作也就找到了住处。男人"打餐馆"或家庭装修,女人进衣厂,是最基本最普遍最典型的福州夫妻的生活方式。在餐馆打工或做装修,月收入平均3000元,女的在衣场可挣一二千元,除去竭尽节省的开销,一般三四年就能还了债。后边的日子就是为自己的将来打工了。除了守着个在国内都很难再找到的老式磁带录音机,终日反复播放转速严重不稳的邓丽君的歌外,生活再无任何文化含量,而且每天十几小时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也使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业余生活。但过着堪称惨不忍睹的打工生活的福建人,反倒天天感恩伟大美国对自己的救赎------他们不像归化了的华人那样,他们永远牢记着美元和人民币的比率,永远盘算着枕头下这些绿色的钞票带回去后能换多少钱。他们关注 人民币升值,但弄不懂贸易逆差之类的经济概念。不就是零点几分几厘吗,用研究那些学问的功夫挣出的钱,就足以补上那个差了------这是他们精明务实的经济学概念。 第三类是英文英语基本过关,西方生活基本过惯,中产阶层基本跨入,近忧基本解决,远虑日日挠心。这类人多为老的新的留学生,拿下学位,觅到职位,获得绿卡,考了公民,在城郊置下Sin-gleHouse(中国人羡称为别墅)。这一类比较奇怪之处是,得到了美国的诸般好处包括享受了人家的种种"公民福利 ",却不领情,戏言里甚至有"美国嘛,仅仅比地狱好一点点"之说。并因此把"海归"二字常挂嘴边(当然,回国是要当华侨,当美方董事长的),然而真打铺盖走人的寥寥无几。其实在我看来,这类"西方来的老爷们"回到那尚处发展中的文明生活里,不是休假而是工作的话,两个月都坚持不下来。其实"怨"的根源,无非是在美国没能像有些人那样遇到了一夜暴富的机遇,又看见了有人回到国内挣了大钱。 这类人花钱时基本上已无1:8的概念,但对商品减价和折扣的兴致,仍保存着心理惯性和民族习性,周末也会看似偶然经过其实有的放矢地逛逛 YardSale(美国家庭式的周末旧货处理或搬家前的大清盘,往往预先在附近电线杆上贴广告)。挣钱差不多已是美式的,花钱还是中式的,这使他们财富的积累速度远超美国同事。   尽管望着邻家的田总嫌自己钱少,但跨入中产的他们已不愿再兼职打工挣钱,他们对当年那种洋插队的经历不堪回首,而且开始讲求生活品质,职业外收入主要寄托在房产和股票投资上。经常举办的朋友间的派对,是人们流露和交流财富观较多的一个场合。在美国没人忌讳讲钱,但在美国的中国人也不愿被人视为"只要钱不要生活"。先生们谈美国大选、谈汽车、谈股票、谈住房,但都会绕到宏观经济及其对自己的微观影响。太太们卡拉OK之前,总要交流一番烹饪健身及子女教育等等心得,然后会扯到投资理财,经常会感慨哪儿哪儿听来看来的大把赚钱信息,因为先生不屑一顾而错失良机。 其实有不少港台来的中产白领移民,也应归进此类。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公司任职,并不住在唐人街,其观念已近归化。但他们保留着港台腔的国语和粤文化,以及让大陆人永远也看不惯的庸俗。在竞争侨界和教会之类的虚名虚誉上勾心斗角,在收支平衡上则颇有心计。 在中国的企业界,已开始流行"不会借钱就不会挣钱"的观念。而在美国,这句话干脆就是"用自己的钱过日子不叫过日子"。在中国人的派对上听来两个关于 "天上的大石头"的笑话,也许是对这种观念最经典的注解。有一个朋友总是抱怨先生守财不用,想换大宅子,想开高级车,想办大派对,老公就是蓄而不发,于是她气呼呼地嚷:你就攥着吧,哪天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头正好砸着你,这些钱都成了我的,你冤不冤啊?   可是席间另一位女士忙抢过话题:别砸他呀,我还等着呢!要砸也该砸我呀!掉到我头上,银行不就连个屁也得不到啦!原来,她家的一切都是贷款买的,"身后财产"一分钱也带不进棺材。

评论
投票大王^_^赞反馈:安心化妆品 2006-04-03#4 tonyga1 3,767 $0.00 好长啊..有启发

评论
反正我不可能在国内得到30万以上的年薪!

评论
http://mrlu.host22.com 2006-04-03#6 生如夏花 1,662 $0.00 好贴!up一下

评论
Life is easy with direction. 2006-04-04#7 chaos 451 $0.00 冲着LZ的这份辛勤,也的加分分。至于内容嘛,当个故事度了一下,还是不错的。也不必发什么个人看法了,呵呵

评论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2006.09.10 DHL递HK//2006.09.12 HK签收//2006.10.20 划款//2007.03.03 收到FN热情在逐渐消退中。。。 2006-04-04#8 rhinestone15 318 $0.00 有用!就是......好长阿...

评论
FN:27-May-2005 ME letter date :31-Oct-2006ME date: 26-Nov-2006 DM date: 27-Mar-2007PL date: 30-Mar-2007 PL received: 16-Apr-2007Pick up Visa 16-May-2007 Toronto in late Oct 2006-04-04#9 wingwinggg 9,707 $0.00 能拿那年薪,去哪裏都一樣~~~~~~~~~~~

评论
2005-12申请加拿大技术移民;2007-12香港取签证;2008-08-08登陆加拿大;2014-9至今Richmond Hill; 2006-04-04#10 亲亲我的宝贝猪猪 3,214 $0.00 好长啊,坐下来慢慢看

评论
看来中国好混多了

评论
好长阿,不过所谈到的那份薪资这辈子跟我都不搭边。牛人和凡人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就是不一样

评论
2006-09-18,HK签收2006-10-16,汇票解汇2007-02-28,发放FN等待第二阶段的到来............... 2006-04-04#13 剑 3,188 $0.00 ‘平平淡淡生活,兄弟我就是不喜欢’这话听着咋就这么中听呢:D

评论
剑走川锋 说:‘平平淡淡生活,兄弟我就是不喜欢’这话听着咋就这么中听呢:D点击展开...应该是不中听.

评论
投票大王^_^ 2006-04-04#15 llulla 822 $0.00 仅仅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有参考价值,但不全面。

评论
天上与地下。无法比较了

评论
分分还真的有用,盼望大家给我加分分呀‘平平淡淡生活,兄弟我就是不喜欢’这话听着咋就这么中听呢:D点击展开...支持!

评论
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运相伴! 相约Canada! 2006-04-08#18 zhejunli 232 $0.00 Thanks. I believe these are true and agree with your vision. I think everyone here wants to experience these rather than reading only. Thanks.

评论
09年8月12日长登Calgary。老公:10年1月找到专业工,10年6月进入石油公司。老婆:09年10月-10年6月英语学习,10年7月开始会计工作。回复: ZT:美国海龟亲身经历:国内和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30万年薪现在在国内也就一个起步价。拿这个年薪的人国内又称瘪三。

  ·中文新闻 足球明星因“f****t”爆发而被禁赛五场,威尔·鲍威尔在 Instag
·中文新闻 Corporate Fighter倒闭:悉尼健身公司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取消所有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漂亮国旅签小贴士

华人网漂亮国旅签免面试签政策一直都有,只是这一尝试等了十年,漂亮国政策都在网上,只要你按照他的步奏准备,没有什么困难的,不要去猜测,更不要吓唬自己,以讹传讹。自己什么情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中美双籍移民加拿大。

华人网全家两套护照,两套名字,应该用哪个国籍申请加国移民签比较合适?考虑到税收,移民监,改名,签证批准率等问题的话?另,枫叶卡上的国籍是否可以改? 评论 加州甜橙 说:全家两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香港转机的朋友们

华人网入境中国难道只看中国护照吗?多年前从加直达国内边境还要看护照+枫叶卡。如此推论从香港入境,是不是也类似需要中国护照+通行证?加之中国护照乃加国领馆颁发,从香港入境无枫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从海南走可不可行?

华人网59个国家人员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可从海南对外开放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停留30天。如果用加拿大护照去海南,然后用身份证入中国大陆,回来再从海南走。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