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中文新闻德国国内爆发人口危机,但3个病根,却都在国外



在加拿大


作者:娃娃脸的肖叔叔




德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总人口8290多万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 1688万,占全国人口的 20.6% 。

比之老龄化,少子化同样让德国政府忧心忡忡的老大难。

只有 42.4% 成年人口处于家庭状态,有 24% 成年人,处于单身状态。德国女性人口的平均生育年龄已达 30. 6岁。

德国家庭还有 40% 是单亲家庭,家庭规模也日益缩小,2011年家庭平均规模仅为 2 人。



不过没有生孩子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确实是为国民生孩子操碎了心——

整体算下来,德国要为一个新生儿,奖励约4.5万欧元(约35元人民币),还建立起父母产假福利制度。

注意,产假不仅给母亲放假,也给父亲放假。

饶是投下去了真金白银,德国换来的仍是人口负增长,即使2016年打破生育率记录,当年的生育率也不过是1.59。要知道,1.5是生育率的警戒。

为什么奖励如此丰厚,德国人还是不生孩子呢?

概括地说,德国既有西方的文化通病,还有德国特色的“3个病根”,但戏谑的是,这3个病根,都来自国外。



第一、来自美苏的经济病根:东西不均衡的双向压力

少子化问题绕不开一个原因:养不起。

4.5万欧的奖励,听起来是笔巨款,而发放确实按月发放,每个月每个孩子只有两百欧元左右的补助。200欧,大约是1600元人民币,对于中国北上广深的父母支出的育儿费,也只是杯水车薪,何况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德国。

根据一项调查,德国父母每月养育学前儿童的平均花销约为800欧元(幼儿园免费),将孩子养到成年的花销,保守估计约15万欧元。

但更深层的经济症结,是德国的特殊国情——东西差异。这可是国外输入的——毕竟,造成东西差异的不是德国,而是美苏冷战。

德国8200多万人口里,有 6554 万分布在德国西部地区,集中分布在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北威州,也即冷战时期的西德区域。

柏林墙是推倒了,但东西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却没有看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显著,统一后的20多年时间,都没有磨平这差异。

人口涌入西部,无形之中,在德国形成了类似我国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带。东部面临经济上的困境,西部面临人口上的压力——东西双向压力,压垮了德国全体国民的生育意愿。




第二、来自美国的文化病根:逆集体主义的矫枉过正

众所周知,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推崇绝对化的集体主义,完全抹杀了人的个体性。

二战结束后,西德开始了以美国为模板的文化改良运动,东德在柏林墙倒塌之后,也快步赶上。

而美国文化的核心便是个体主义。

纳粹德国的阴影笼罩着西方世界,也刺激着英美等国以空前力度改造德国;德国也重新审视历史,对纳粹德国进行全盘否定,矫正绝对化的集体主义。

然而,终究还是矫枉过正了。当一个人过度专注在自己的生活,便自然缺少对家庭与家族的责任。德国人便是如此。

我嫁到德国的姐姐,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却全不过问,而是用自己的退休金环游世界(不过现在被疫情打断)。

这并不是孤例:爷爷奶奶辈的专注个人晚年生活,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与朋友圈维护上,孩子都是父母带。

然而,德国的适婚男女也同样在个人主义下长大,自然也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在养娃上。




第三、来自中东的移民病根:输入输出的结构失衡

德国人口结构变化有一个异象:

在德国出生、具有德国籍的孩子在增加,在德国出生、具有外国籍的孩子数量在减少。

原因何在呢?

移民!

2018年的统计,德国已经有741万外来移民,也就是出生国不在德国的德国公民。而这些移民,基本是中东逃来的难民,他们获得合法居留身份,有赖于德国自2005 年 1 月便实施的新《移民法》。

但低素质移民的涌入,引起了本土居民的不快。于是,德国出现了另一个异象:

一面,中东人冒着生命风险,涌入德国,寻求德国的高福利;

另一面,德国人大举外迁,去往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

德国的人口结构,从单一种族逐渐变为多种族,这冲淡了德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国家内部造成了紧张感。

一项调查显示,有生育后代意愿的德国人,多会选择移居海外,因为在他们眼中,德国正在变得陌生,而这种陌生,无疑又加剧了本土生育意愿的恶化。




德国特色的3种“生育病”,既有经济上的东西不协调症,又有文化上的过度个体主义症,还有移民输入输出引起的人口结构失衡症。

对于当下道德主义盛行的德国,这3条“病症”,都得用猛药来治,可这德国,又有谁能够担纲“主治医生”呢?






  ·生活百科 coles太骗人了
·澳洲新闻 政府将开辟新护照快速办理通道 额外收费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