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她21岁嫁给朱德,却只做了五年夫妻,婚姻破碎后



在加拿大


作者:正版晨夕
文|晨夕

1922年8月,朱德告别妻儿,来到上海寻找革命道路,当时是陈独秀接待的他,可是当朱德坦诚地向陈独秀陈述自己的经历,并且诚恳地提出入党申请时,陈独秀却说:“像你这样的旧军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真诚的申请。”

言外之意,就是你现在还不能入党。

陈独秀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朱德那颗炽热的心上。他没想到自己历经艰辛,刚刚准备踏进大门,不成想大门却突然关上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朱德都心绪烦乱,他有心参加革命,却投路无门,虽然现实很无奈,但他没有放弃追求真理的信念,之后和好友孙炳文商量,去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9月初,朱德和孙炳文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驶往欧洲的法国游轮“安吉尔斯”号,此时的朱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一走,和妻子竟然再也没有见过面。

当朱德踏上游轮时,留在四川老家的妻子陈玉珍,正在默默地祈祷丈夫一切平安,期望他早日归来,一家团圆。

但她万万没想到,此后岁月她等了半生、盼了半生,却再也没有盼回自己的丈夫。

陈玉珍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在和朱德分别前,她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和朱德分别后,她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1:

陈玉珍,生于1896年,四川南溪人。

虽然生于旧时代,但陈玉珍却是幸运的,她的父亲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积攒下来一些积蓄,随即将家搬到了县城,不但置备了房产,还开了一家制作白糖的作坊。

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家境变得殷实,陈玉珍姐弟并没有过过什么苦日子,而且陈家二老比较开通,在封建思想尚未被清除的时代,他们的想法却很超前,不但不给女儿缠足,还支持女儿上学堂。

陈玉珍自幼聪慧,在老师的辛勤教导和她的努力下,她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15岁那年顺利考入了南溪简易师范学校。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揭开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15岁的陈玉珍也痛恨封建制度,她和热情高涨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辛亥革命,她的参加并不止是喊几句口号,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支持革命。




(陈玉珍和朱德结婚照)

她穿上了素衣服,剪掉了一头长发,鼓励女子放足,同时她和舅舅孙炳文学习历史、外语、谈论国家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陈玉珍的思想越发成熟,她对国家局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凡有重大活动,她都是积极分子。

1915年,一直梦想登上皇帝宝座的袁世凯认为时机成熟,在这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定国号为“洪宪”。

袁世凯复辟倒行逆施,激起举国上下的强烈反对,随后全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动,“誓死保卫共和,讨伐袁世凯”的口号也传到了陈玉珍的家乡。




作为先进分子,陈玉珍也加入到了讨袁运动的大军中,她和学生们一起上街游行,口号声此起彼伏,犹如电闪雷鸣一般。

经过这两次全国性的运动,陈玉珍身心受到洗礼,虽然正处花样年华,但她却比同龄人更早熟,更沉稳。

革命运动不仅激发了陈玉珍的爱国热情,也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尤其是婚恋观,在“父母之命”尚且盛行的年代,她却提出“婚姻做主”的先进思想。

2:

上世纪初,女子十五六岁结婚者大有人在,而且她们大多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任凭父母安排,但陈玉珍则不然,她的婚姻必须自己说了算。

转眼,陈玉珍已经是21岁的“老姑娘”了,那会20几岁还不结婚,是极其罕见的,父母为她的婚事也操碎了心。

陈玉珍相貌端庄,而且上过学堂,这样的女孩子是不愁媒人的,但纵然媒人把陈家门槛都踢破了,陈玉珍就是不点头。

并不是她另类,而是没有遇到那个志同道合的人,婚姻不能凑合,哪怕成为“剩女”,她也绝不将就。

就在陈家二老为了女儿婚事头疼时,陈玉珍的舅舅孙炳文却带来了好消息,他亲自来给外甥女做媒来了。

孙炳文看中的人选,就是护国军大英雄朱德。




此时的朱德年满31岁,有过两段婚史,第一段是父母包办婚姻,两个人无疾而终,第二段算是自由恋爱,只可惜在生下儿子后不久,妻子就病逝了。

孙炳文和朱德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看朱德一个人又忙事业,又带着年幼的孩子,就想到了自己的外甥女陈玉珍。

当孙炳文提到朱德时,陈玉珍的父母是高兴的,但当二老听到朱德结过两次婚,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就有点不愿意了。

自己女儿接受过新式教育,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嫁给一个三婚男人呢?

不过和父母态度不同,陈玉珍听到“朱德”的名字,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对朱德并不陌生,原来在此之前,她和朱德曾有过“一面之缘”。

3:

有一日,朱德来南溪视察,当时街道两边挤满了人,陈玉珍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队伍前头的朱德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只见朱德威风凛凛,浑身散发着军人气质,一看就是成大事的人。

所以当她听到孙炳文提到“朱德”二字时,心里非但不反感,还有了想见一面的冲动,到底是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人,一点也不扭捏,就对舅舅说:“哪天您去见朱德,叫上我吧!”

孙炳文一定,外甥女这是对婚事有意思,就赶紧张罗着双方见面。

见面后,朱德笑呵呵地问陈玉珍:“你一个大姑娘家,跑来见我,不怕外人说难听的话?”

陈玉珍坦然地回答说:“我是一个名新女性,讲究婚姻自由,必须见到本人后,才能确定是否嫁。”

陈玉珍的坦率给陈玉珍让朱德刮目相看,他对陈玉珍也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过往婚史讲了一遍。




朱德说完后,陈玉珍心情挺沉重的,她没想到在战场上受人敬仰的大英雄,情路竟然如此坎坷,直觉告诉她,朱德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值得托付终身。

初次见面,两个人就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都确定对方就是自己于人海茫茫中要寻觅的知心伴侣。

1917年盛夏,朱德和陈玉珍结为夫妻,时年陈玉珍21岁,朱德31岁。

虽然他们是孙炳文牵线搭桥的,但两个人也算是自由恋爱,婚后他们过上了琴瑟和鸣,岁月静好的生活。




陈玉珍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她将家里打理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对朱德的儿子朱琦更是视如己出。

同时,她知道丈夫爱读书,单独整理出一间书房,书房虽然简单却不失风雅,她还给丈夫选购了许多书籍,譬如《水浒》、《三国演义》,还订阅了《新青年》等杂志。

除此外,陈玉珍知道丈夫喜欢花儿,不仅在家里摆满了鲜花,还亲手整出一个漂亮的花圃,里面种满了朱德喜欢的花花草草。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朱德整日在思考如何救国救民,经常参加一些革命活动,很多时候都觉得身心疲惫,但回到家后,看到妻子、儿子和温馨的居住环境,他内心的阴霾一扫而空。

转眼,朱德和陈玉珍携手走过了五个年头,那也是陈玉珍一生中,最难忘的五年,如果日子能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该有多好。

但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哪有个人的现实安稳呢?

4:

1922年夏季,朱德决定告别家乡,去上海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战争年月,谁都知道从军、分别意味着什么。

但陈玉珍深知,丈夫不是那种苟且偷生的人,他是一名军人,他的心里没有“小家”,只有“大家”。

于是,面对丈夫的选择,纵然心里有害怕,但她还是选择支持,直言:“你放心去追求事业吧,家里老人、孩子有我呢?”

妻子的话,仿佛给朱德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知道有陈玉珍在,家里就不用自己过多操心了。




原想山河安定后,定回家团圆,可不曾想这一挥手,连再见的机会都没了。

朱德走后,先去了上海,后又去欧洲,在巴黎他结识了周恩来,并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

入党那天,朱德兴奋不已,在经历了一番挫折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从此,踏上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朱德 又前往苏联学习,1926年,在组织安排下,回国参加北伐革命。

自从朱德走后,一家老小的重担就都压在了陈玉珍身上,但因为略有积蓄,还有房产和地产,日子过得还算顺当。

但所有的顺利,却在1927年画上了句号。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国民党的魔爪伸向了共产党员,他们不但大肆残害屠杀党员和热血青年,还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党运动。

陈玉珍的舅舅孙炳文,在这次运动中不幸牺牲,朱德也成为了敌人眼中的头号通缉对象。

敌人为了报复朱德,将万恶的魔爪伸向了他的家人,一家老小都成了他们逮捕的对象,此时朱德的父亲已经去世,唯有陈玉珍守护者两位母亲和年幼的孩子。

陈玉珍终究是读过书,参加过革命的女子,在暴风雨面前,她没有露出丝毫的畏惧之色,她带着母亲和儿子东躲西藏,多次躲过了敌人的逮捕。




但抓不到朱德的敌人,并不肯放过他们孤儿寡母,在一次意外中,陈玉珍不幸被捕,敌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她发表声明,称和“朱德断绝关系”,就可以放她出去。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玉珍不肯屈服,她对朱德的感情天地可鉴,岂能为了苟活而断绝夫妻关系。

面对坚强又倔强的陈玉珍,敌人毫无对策,最后强行霸占了他们的房产和地产。

一夜之间,全家人没有了安身之地,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还要到处躲避敌人。




可以说从1927年开始,陈玉珍和家人就没有过上过安稳的生活,这期间为了保护儿子朱琦的安全,陈玉珍只能将他送人抚养,但不幸的是,朱琦后来又被抓取当壮丁,和陈玉珍失去了联系。

在人生最艰难的岁月里,陈玉珍始终赡养着朱德的两位母亲,哪怕自己饿肚子也要让老人家吃饱,但时局动乱,很多时候面对贫穷和饥饿,她一个弱女子也毫无办法。

朱德在外为国而战,陈玉珍在四川一个人吞咽着生活的苦水,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在前线的朱德,自从离家后,就和家人失去了联系。抗战爆发后,思家心切的他,尝试着给陈玉珍写了一封信。




(朱德给陈玉珍写的信)

信中朱德表达了对陈玉珍的感激和敬重,毕竟从他离家后,陈玉珍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不但赡养其母亲,还抚养其儿子,如此高贵的品格,怎能让人不尊重呢?

收到信后的陈玉珍,悲喜交加,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她是如何度过的,也无人懂得她对丈夫有着怎样的痴情。

朱德先后给陈玉珍写了三封信,信中所表达的意思几乎相同,感念她的付出,并拜托她照顾老母和儿子,陈玉珍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5:

从1922年分别后,陈玉珍就再也没有见过朱德,她一直心有所盼。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战功赫赫的朱德成为了总司令,但此时他们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了。

对于这场没有结果的等待,陈玉珍毫无怨言,在那个时代,很多夫妻都如此,都被战火硝烟冲散了,她理解朱德的无奈。

而朱德对陈玉珍始终敬重有加,并叮嘱儿子朱琦回家乡看望养母,此后多年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的来往。




然而命运并没有善待陈玉珍,她人生最后几年过得并不太平,疾病缠身的她,甚至卧床数月,饱受病痛的折磨。

1967年,命运多舛的陈玉珍因病去世,终年71岁。

陈玉珍只做了朱德五年妻子,却将自己的贤惠发挥到了极致,她始终以大局为重,抚养朱德的儿子,赡养他的母亲,默默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难言之苦。

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年代,陈玉珍个人虽然是渺小的,但她为了丈夫一家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她所有的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这份无私让人心生敬佩,虽然她没有直接参与抗战,但她的人生依然是传奇而伟大的。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



  ·生活百科 笔记本电脑电源线上的USB有什么用?
·生活百科 交换方式讨论

德国生活-加拿大

租还是买

华人网先说一下自己情况,还需要在德国待1年多点时间,工作送娃,需要一天开个90km左右,估摸着一年要2w多点公里。本人不太懂车,是租车还是买二手车合适呢。在租车平台看了看,传统的 ...

德国生活-加拿大

有些凤凰女,如何走出?

华人网5月22日,32岁的弟弟终于要结婚了, 而我这个家里大他10岁的长姐,却备感心烦: 4月20几日的时候, 大妹妹微信给我, 说未来弟媳看中了一张床垫, 7000多, 她们那边的规矩, 由夫家姐妹给卧室里 ...

德国生活-加拿大

会聊天,才会有好婚姻

华人网作者:扎心师郑实 无论是新婚夫妻,还是老夫老妻,夫妻之间都希望能幸福地过一辈子,都很关心婚姻永远保持新鲜感的方法。 有人说婚姻保鲜的方法是双方足够相爱,有人说是要互相 ...

德国生活-加拿大

有人要一起拼团吗?

华人网这两天带我家老大去试了一个线上中文网课,叫eChienseLearning,试课的老师挺会引导孩子的,也有耐心和亲和力,而且他们都是一对一24小时服务的,还给了一份详细的中文评测报告,让 ...

德国生活-加拿大

好的婚姻,需要做到这些

华人网作者:律说律答 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很多的女孩在这方面都会觉得迷茫。好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了一辈子,却仍然能够在一起。俗话说“好的婚姻能让人如虎添翼,差的婚姻 ...